夏日的余晖尚未完全退去,处暑已悄然而至,然而高温却似乎在向我们宣示:处暑热还是大暑热?面对如此酷暑,我们如何防范中暑,健康度夏?
处暑热还是大暑热?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着暑气将尽,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处暑并不代表天气一定凉爽,有时候处暑期间的气温依然高居不下。有人疑惑:处暑热还是大暑热?
其实,处暑与大暑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处暑时节,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副热带高压势力减弱,导致气温有所下降,但这一过程较为缓慢。处暑期间的气温往往与大暑相仿,有时甚至更高。处暑热与大暑热并无明显差别。
高温如何防中暑?
1. 衣着透气
在高温天气中,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尤为重要。选择棉质、麻质等天然纤维材质,可以有效地吸收汗水,保持身体干爽,减少中暑的风险。
2. 及时补水
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流失大量水分。我们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喝8杯水,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还可以选择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
3.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高温时段,尤其是中午到下午这段时间,紫外线较强,气温较高,容易导致中暑。尽量选择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早晨或傍晚外出,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4. 注意通风散热
室内通风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利用风扇、空调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5. 合理膳食
高温天气,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食欲下降。我们要合理安排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等。可适当食用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西瓜等。
6. 保持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中暑风险。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
中暑后的应对措施
1. 及时就医
若出现中暑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应立即就医。中暑严重者,如出现昏迷、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2. 物理降温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期间,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冷水擦拭身体、湿毛巾敷额头等,以降低体温。
3. 保持通风
在中暑患者恢复期间,保持室内通风,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
高温天气下,我们要时刻关注气温变化,做好防暑降温措施,保障身体健康。处暑热还是大暑热,都不影响我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