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冬季的到来。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人们开始感受到冬天的气息。在这个时节,艾灸成为了很多人养生保健的首选方法。立冬为什么要艾灸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立冬艾灸的养生原理
1. 调节气血,驱寒保暖
立冬时节,气温骤降,人体容易出现气血不畅、手脚冰凉的现象。艾灸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热力和药力,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气,从而起到保暖的作用。
2. 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艾灸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在立冬时节,人们容易受到感冒、咳嗽等疾病的困扰。通过艾灸,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效预防疾病。
3. 调理脾胃,促进消化
立冬时节,天气寒冷,人们食欲旺盛,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情况。艾灸可以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帮助人们度过寒冷的冬季。
立冬艾灸的常用穴位

1. 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骨下缘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艾灸足三里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2. 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人体腹部,当肚脐下1.5寸。艾灸气海穴可以温中散寒,调理肠胃,增强免疫力。
3.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人体腹部,当肚脐下3寸。艾灸关元穴可以温补肾阳,驱寒保暖,预防感冒。
4. 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人体腹部,当肚脐中央。艾灸神阙穴可以温补元气,增强体质。
立冬艾灸的注意事项
1. 艾灸时间
立冬时节,艾灸的最佳时间为每天晚上9点至11点,此时阳气收敛,艾灸效果更佳。
2. 艾灸温度
艾灸的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耐受程度调整艾灸温度。
3. 艾灸时间
艾灸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宜。切勿过度艾灸,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4. 艾灸禁忌
孕妇、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以及皮肤过敏者,不宜进行艾灸。
立冬艾灸的饮食调理
1. 饮食原则
立冬时节,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多吃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羊肉、鸡肉、牛肉等。
2. 饮食禁忌
立冬时节,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立冬时节艾灸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通过艾灸,我们可以驱寒保暖、增强免疫力、调理脾胃,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冬季。在艾灸的我们还要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真正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