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重要的节日里,有一道特殊的美食——五红,端午节五红是哪五红?端午节吃五红的由来又是什么呢?
五红是什么
五红,顾名思义,是指五种红色的食材。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习惯将这五种红色食材做成美食,寓意着吉祥、喜庆。这五种红色食材究竟是什么呢?
1. 荔枝:荔枝是一种鲜红的果实,口感甜美,营养价值高,是端午节必备的五红之一。
2. 艾草:艾草在我国民间有“百草之王”的美誉,其颜色鲜艳,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
3. 莲藕:莲藕色泽洁白,但切开时呈现粉红色,寓意着家庭和睦、美满。
4. 豌豆红:豌豆红是一种红色的豆类,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象征着好运连连。
5. 红枣:红枣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补血安神的作用,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五红之一。
端午节吃五红的由来
1. 起源传说
关于端午节吃五红的由来,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我国南方有个名叫五红的女子,她善良、聪明、勇敢,深受人们喜爱。有一天,五红在采莲时,不幸落水身亡。人们为了纪念她,便将她的名字“五红”与五种红色食材联系起来,形成了端午节吃五红的习俗。
2. 象征意义
(1)驱邪避疫:端午节正值夏季,天气炎热,疾病多发。人们认为,五种红色食材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吃五红可以保护家人身体健康。
(2)吉祥如意:五红寓意着家庭和睦、美满,象征着吉祥如意,人们希望通过吃五红,祈求生活美满、幸福。
(3)纪念先贤:端午节吃五红也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端午节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端午节这天吃五红,表达对他的哀思。
3. 民间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五红食材,做成各种美食。常见的有五红糕、五红饭、五红粥等。人们相信,吃了这些美食,可以驱邪避疫、吉祥如意。
五红美食的制作方法
1. 五红糕
材料:糯米粉、红豆、红枣、艾草、水

做法:将糯米粉和艾草煮成糊状,加入红枣和红豆,搅拌均匀。然后将糊状物倒入模具中,蒸熟即可。
2. 五红饭
材料:糯米、红豆、红枣、艾草、水
做法:将糯米、红豆、红枣、艾草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待饭熟后,搅拌均匀即可。
3. 五红粥
材料:糯米、红豆、红枣、艾草、水
做法:将糯米、红豆、红枣、艾草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即可。
端午节吃五红是我国传统习俗,寓意着驱邪避疫、吉祥如意。在这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一美好的习俗,享受美食,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