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特别的美食来庆祝。在福建漳州,重阳节必吃的糕点就是重阳糕。漳州的重阳糕究竟是什么糕?为何重阳节要吃糕呢?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团。
重阳糕的种类
重阳糕,顾名思义,是重阳节时特制的糕点。在漳州,重阳糕的种类繁多,有糯米重阳糕、粳米重阳糕、芋头重阳糕、红豆重阳糕等。糯米重阳糕最为常见。
糯米重阳糕选用上等糯米,经过浸泡、磨浆、蒸煮等工序制作而成。这种糕点口感软糯,香甜可口。在制作过程中,人们还会加入红枣、花生、芝麻等食材,使糕点更加美味。
重阳糕的制作过程
重阳糕的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让其充分吸水。将糯米磨成浆,再用蒸笼蒸煮至熟。蒸熟后,将糯米浆倒入模具中,加入红枣、花生、芝麻等食材,搅拌均匀。将其放入蒸锅中蒸熟,取出晾凉后即可食用。
重阳糕的寓意
重阳糕为何要在重阳节吃呢?这源于重阳节的习俗和传说。相传,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健康。在古代,人们认为重阳糕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在重阳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重阳糕,以祈求家人健康长寿。
重阳糕还有以下寓意:
1. 团圆美满:重阳糕的制作过程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在重阳节这天,家人团聚,共享美食,共度佳节。
2. 感恩回馈: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给长辈送上一份重阳糕,以表达对长辈的感恩之情。
3. 驱邪避灾:在古代,人们认为重阳节是鬼魂出没的日子,吃重阳糕可以驱邪避灾,保护家人平安。
重阳糕的传承与发展
重阳糕作为漳州的传统美食,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变迁,重阳糕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如今,重阳糕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口感也更加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重阳糕文化,当地和文化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例如,举办重阳糕制作比赛、开展重阳糕文化宣传活动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重阳糕的历史和制作工艺。
重阳糕,作为漳州重阳节的传统美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重阳节这一天,吃重阳糕已成为一种习俗,寓意着团圆、感恩和长寿。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让重阳糕的美味和寓意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