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二十四节气歌。“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道出了白露节气的到来。白露这天究竟何时是白露时辰?白露节气又蕴含着怎样的含义呢?
白露时辰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公历的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在这一天,天气逐渐转凉,清晨时分,地面和叶子上会凝结成白色的露珠,故得此名。白露时辰,大约在早上6点左右。
白露的含义
1. 天气渐凉
白露节气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凉,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较大,早晚温差尤为明显。人们需适时增添衣物,以防感冒。
2. 收获季节
白露时节,农作物已进入成熟期,是农民朋友收获的季节。此时的农作物,如稻谷、玉米、棉花等,都已长势喜人,即将迎来丰收。
3. 秋天开始
白露标志着秋天的正式开始。秋季是万物凋零、收敛的季节,大自然开始由生机勃勃转向沉静内敛。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变得沉稳、内敛。
4. 节气养生
白露时节,人体阳气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养生应以养肺为主,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等。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 白露三候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这反映了白露时节,自然界中的鸟儿开始南迁,准备过冬。
白露习俗
1. 吃柿子
白露时节,柿子逐渐成熟。民间有“白露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说法。白露这天,人们会品尝柿子,寓意健康。
2. 赏月
白露时节,天气晴朗,月光皎洁。人们会趁着好天气,赏月、吟诗、品茗,感受秋天的美好。
3. 赏菊
白露时节,菊花盛开。赏菊、品菊、吟菊,成为白露时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白露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