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许多关于婚礼的风俗习惯。新人结婚,不仅有喜悦的氛围,还有一些讲究和禁忌。以下是结婚七大风俗和三大禁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结婚七大风俗
1. 红色婚庆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和幸福,因此在婚礼上,新人及宾客都会穿着红色的服装,摆放红色的装饰品,营造出喜庆的气氛。
2. 结婚请柬
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是婚礼筹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般会提前准备精美的结婚请柬,上面写明婚礼的时间和地点。
3. 婚礼车队
婚车是新人结婚当天的重要交通工具。婚车队通常会由多辆红色轿车组成,车头上挂有红绸带,寓意新人幸福美满。
4. 踩新娘鞋
新娘下轿后,新郎需踩在新娘的鞋上,象征着新郎踩低一切困难,两人共同走向幸福的未来。
5. 对拜
对拜是婚礼仪式中的重要环节,新人在双方父母的见证下,向长辈敬茶、鞠躬,表达对长辈的敬意。
6. 交换戒指
戒指是爱情的象征,新人交换戒指代表着他们从此携手共度一生。
7. 新人敬酒
婚礼现场,新人需依次向宾客敬酒,感谢他们来参加婚礼,并祝福大家幸福美满。
结婚三大禁忌
1. 禁忌婚期选择
在民间,有“婚期忌三六九,好日子在两头”的说法。新人结婚时应避免在农历的九月份选择吉日。
2. 禁忌婚嫁双日
传统观念中,婚嫁双日意味着夫妻感情容易产生裂痕。新人应尽量避免在双日结婚。
3. 禁忌婚车数量
婚车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可能会给新婚生活带来压力。一般建议婚车数量控制在10辆以内。
结婚是人生大事,了解婚礼的风俗习惯和禁忌,有助于新人更好地筹备婚礼,为未来的婚姻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愿每位新人都能在喜庆的氛围中,迎来美满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