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森林城市出炉 深圳入围森林城市

小编

深圳市在2025年被列入国家森林城市名单,这意味着深圳在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是关于深圳入围国家森林城市的详细信息。

2018年入围名单

2018年9月1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关于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拟批准名单的公示》,深圳市入围该名单。

2025年再次入围

根据2024年的数据,全国共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19个,深圳市位列其中。深圳市的持续努力和创新使得它在2025年再次被列入国家森林城市名单。

基本条件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包括城市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

具体指标

2025年国家森林城市出炉 深圳入围森林城市

城市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水岸绿化率、绿色通道网络建设等。

绿化建设

深圳市通过实施林分优化、新造林抚育、森林抚育等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大幅提升森林质量。

生态环境改善

深圳通过优化林分、提升林相、植树造林、见缝插绿等措施,完善了城市生态网络。

社会经济影响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不仅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研究表明,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地区平均增加了7.08%的当地就业。

深圳市在2025年被列入国家森林城市名单,标志着其在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实施多项绿化工程和生态建设项目,深圳成功提升了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深圳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质量,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

2025年国家森林城市名单公布,深圳成功入选。以下是相关信息:

深圳入选的意义

生态建设成就的认可:深圳的成功入选标志着其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国家森林城市,深圳将继续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深圳的生态建设举措

公园建设:深圳计划新建改造提升市儿童公园、南湾郊野公园、罗山公园群等35个公园,完成罗湖“八园连通”。

生态修复:完成东涌—大雁顶—大鹏山生态修复,建成连通鲲鹏径2号、3号生态桥,联合香港推进“梧桐山—红花岭”生态走廊建设。

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好内伶仃岛生态保护和自然科普教育。

深圳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成立专门机构:

深圳市成立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并在市、区、街道三级设立了“创森办”,以确保创建工作的有效推进。

2. 编制和实施规划:

编制了《深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出台了《深圳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深圳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动计划》等6个方案,从绿色战略、法律保障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3. 立法和政策保障:

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绿化条例》,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实施意见》,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

4. 立体绿化:

由于土地资源紧张,深圳创新性地提出了“见缝插绿”的立体绿化措施,包括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天桥绿化等。近3年来,立体绿化平均每年增加30万平方米以上。

5. 三级公园体系:

建立了“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确保市民500米可达社区公园,2公里可达城市公园,5公里可达自然公园。

6. 绿道网络建设:

全市绿道总长2443公里,平均密度达到1.2公里/平方公里,绿道网络将山林、湖海、公园等生态区域有机连接,形成互联互通的城市绿地系统。

7. 生态修复和森林质量提升:

实施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通过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抚育和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提升森林质量。还推进了河流景观改造和湿地公园建设,构建滨海湿地生态防护体系。

8. 全民参与和生态文化:

通过开展义务植树、自然教育等活动,广泛动员市民参与森林城市建设。还举办了多场生态文化活动,提升市民的生态意识和参与感。

深圳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后,对市民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环境改善

绿化覆盖率提升:深圳的森林覆盖率接近40%,绿化覆盖率超过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95平方米,市民可以在500米范围内到达社区公园,2公里范围内到达城市综合公园,5公里范围内到达森林郊野公园。

空气质量改善:通过增加森林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深圳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PM2.5年均浓度降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6.2%。

生活质量提升

休闲所增加:深圳拥有各类公园1206个,绿道网络全长近4000公里,市民可以在公园和绿道中进行休闲、健身、观鸟等多种活动,丰富了日常生活。

文化生活丰富:深圳通过举办公园文化季、森林音乐会等活动,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市民可以在公园中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生活。

生态意识增强

生态科普教育普及:深圳建立了多个自然教育中心和自然学校,开展各类生态科普活动,增强了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全民参与绿化:深圳鼓励市民参与义务植树、城市绿化等活动,形成了全民“护”绿的良好氛围。

健康生活促进

绿色出行便利:深圳的绿道网络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绿色出行方式,促进了市民的身体健康。

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健康益处: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还提供了更多的绿色空间,有助于市民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