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暑的具体时间是7月7日4点4分。小暑标志着夏季的进一步深入和天气的逐渐炎热,以下是有关小暑的详细信息。
公历和农历时间
公历时间:2025年小暑是7月7日4点4分。
农历时间:农历2025年六月十三。
历史背景
节气定义: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
历史渊源:小暑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根据太阳运行的规律,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
高温天气
气温升高:小暑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气温高、湿度大。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为26℃左右,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日平均气温可高于30℃。
日夜温差小:此时日夜温差相对较小,夜晚也很闷热。
多雷雨天气
雷暴频繁: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有时还有冰雹。
热带气旋活动: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湿度较高
湿度增加:小暑时节,相对湿度较高,通常在70%以上,人体的汗液蒸发速度变慢,容易出现汗湿黏腻、不透气的感觉。
湿热天气:湿热天气容易加重人们的疲劳感,增加中暑和脱水的风险。
防暑降温
避免贪凉:小暑时节气候闷热,脾胃功能减弱,贪食生冷食物容易出现吐泻、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饮食上不能贪凉,越热越要喝温水。
适当运动:夏季运动时,尽量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相对凉爽的时候,选择较为和缓的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饮食调理
清淡饮食:避免摄入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肉、豆腐和蔬菜等。
补水解暑:确保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解暑效果的饮品,如绿豆汤、菊花茶和薏米水等。
疾病预防
中暑预防:避免高温,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强烈日晒。多喝凉白开,出汗过多时,可以在水中加很少量的食盐,以维持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
空调病预防:做好空调清洁,设定好空调的温度,不宜低于26℃,且每隔2到3小时,开窗通风20到30分钟。
食新
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吃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晒伏
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家家户户多会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2025年小暑的具体时间是7月7日4点4分,标志着夏季的进一步深入和天气的逐渐炎热。小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雷暴频繁,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遵循传统习俗如食新、吃饺子和晒伏,以保持身体健康。
2025年小暑的日期是7月7日。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其气候特点如下:
1. 气温升高:小暑节气后,气温显著上升,大地少有凉风,吹的风带着热浪,预示着炎热的夏季正式到来。
2. 进入伏天:小暑开始进入伏天,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南方地区表现为“高温、高湿”,而北方地区则是“高温、干燥”。
3. 雷暴增多:小暑节气后,中国南方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甚至冰雹。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4. 季风影响:中国多地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潮湿多雨。南方地区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
5. 物候现象:小暑三候为“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自然变化。
小暑期间有以下传统习俗:
1. 吃新米饭:在南方地区,小暑时节正是稻谷成熟之际,人们将收获的新米煮成米饭,与家人分享,寓意丰收和新生活的开始。
2. 喝暑羊汤:在山东和河北的一些地方,小暑时,人们有喝暑羊汤的习俗。羊肉汤不仅味美,而且被认为具有滋补功效,能够增强体力,抵御炎热带来的疲惫。
3. 晒书画:江浙一带有“小暑晒书”的传统。每到小暑,人们便将书籍和字画搬到阳光下晾晒,防止梅雨季节的潮湿对其造成损害。
4. 吃莲藕:在湖南,莲藕是小暑时节的应季食物。莲藕清热解毒,适合夏季食用,成为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
5. 斗蟋蟀:斗蟋蟀是小暑期间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孩子们在田间捕捉蟋蟀,互相比拼,这一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乐趣,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6. 晒伏:小暑时节,民间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小暑这天如果天气晴好,家家户户都会不约而同把衣服拿出来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7. 吃三宝:民间有小暑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黄鳝在中医理论中有祛湿、滋补的功效,与小暑的气候相得益彰。
8. 食新: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9. 头伏吃饺子:伏天民谚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