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立冬节气是哪一天 注意养生保护身体

小编

2025年立冬节气是11月8日,这一天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了解立冬节气的气候特点、养生建议以及传统习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

公历和农历日期

公历日期:2025年11月8日

农历日期:农历九月十八

交节时间

立冬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1月7日至8日之间交节,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

气温变化

气温下降: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降雪,南方地区则可能仍有温暖的天数,俗称“十月小阳春”。

昼夜温差大:立冬时节,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北方地区,早晚气温较低,需注意保暖。

气候特点

偏北风加大:立冬后,北风频率增加,气温迅速下降,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寒潮天气。

雨雪天气:北方地区在立冬后常见雨雪天气,而南方则可能继续保持温暖干燥的天气。

起居作息

早睡晚起:立冬后,应顺应自然界的闭藏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蓄积。

保暖防寒: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颈部、腰部和脚部等易受寒的部位,避免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饮食调理

温补为主:立冬后,应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供应,多吃温补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

避免生冷:减少生冷、寒凉食物的摄入,多吃温润厚重的食品,如白萝卜、羊肉汤等。

运动建议

温和运动:立冬后,运动应以温和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损伤阳气。

室内锻炼:在寒冷天气中,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锻炼,如八段锦、易筋经等,保持空气流通。

情志调养

静心宁神:立冬后,情志应保持平静,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阳气的潜藏。

适当滋补:根据个人体质,适当进行滋补,如服用膏方、红枣芝麻粥等,以增强体质。

2025年立冬节气是11月8日,标志着冬季的开始。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大,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降雪,南方则可能仍有温暖的天数。养生方面,应顺应自然界的闭藏规律,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和饮食调理,保持情志平静,适当滋补,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立冬节气,作为冬季的起始,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也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立冬传统习俗:

祭祀

古代迎冬仪式:在古代,立冬是“四时八节”之一,天子会亲率百官到北郊迎冬,赐冬衣给群臣,抚恤孤寡。

祭祖和饮宴: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祈求来年丰收。

补冬

进补习俗: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说法,人们会在立冬这天进行食补,以抵御冬季的严寒。

吃饺子

北方习俗:在北方地区,立冬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受冻。

酿黄酒

绍兴传统:在浙江绍兴,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传统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有利于黄酒的发酵。

冬泳

现代习俗:在一些地方,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会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扫疥

传统习俗:过去在河南、江苏、浙江一带,立冬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吃生葱

南京习俗: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立冬时节,老南京人特别注意吃生葱,以抵抗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

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此时气温逐渐下降,万物进入休养和收藏的状态。为了在这个时节保持身体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养生:

起居养生

早睡晚起:中医认为“冬三月,此谓闭藏”,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7点后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阳气的潜藏。

保暖防寒:立冬后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颈部、脚部等部位。建议常用热水泡脚,每日睡前用40℃左右的温热水泡脚20分钟左右。

室内通风:虽然要注重保暖,但也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保持空气新鲜。

饮食养生

温补为主:立冬时节饮食应以温补为主,适当增加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如羊肉、鸡肉、核桃、栗子等。

多吃黑色食物:黑色食物入肾,有助于补肾藏精,可多吃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食物。

多喝温水:保持身体水分,配以甘润生津的果蔬,冬季气候干燥,宜适当搭配山药等滋阴润燥的食物。

运动养生

适度运动:选择相对温和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损伤阳气和津液。

2025年立冬节气是哪一天 注意养生保护身体

户外运动:应在阳光充足时段进行,以自然界的阳气充盈人体阳气。

穴位养生

风门穴:位于背部,从大椎穴下的第2个凹洼的中心,左右各1.5寸之处。用拇指按压揉动,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至阳穴:位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用拇指点按,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情志养生

静心宁神:立冬以后主张顺应自然气机内藏的变化,在情志养生方面应做到静心宁神,收敛神气,不宜大喜大怒。

药膳推荐

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脾胃,适合冬季食用。

红枣桂圆莲子粥:补血益气,养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