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是什么意思 上巳节的古诗四句

小编

上巳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主要习俗包括祓禊、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以下将详细介绍上巳节的含义、历史、习俗及其古诗四句。

节日名称和日期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最初在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魏晋以后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

节日的命名和别称

上巳节又称“重三”或“三月三”,此外还有“女儿节”和“桃花节”的别称。

它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

古代祭祀活动

上巳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祓除畔浴”习俗,人们通过在水边沐浴来祛除邪气和疾病。

《周礼》中提到,上巳节是女巫掌管岁时祓除衅浴的日子,人们用香熏的草药沐浴。

上巳节是什么意思 上巳节的古诗四句

纪念黄帝和道教传说

上巳节也被认为是黄帝的诞辰,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道教兴起后,上巳节被认为是西王母蟠桃会之日,各路神仙在这一天赴瑶池献礼祝寿。

传统习俗的传承

现代社会中,上巳节的庆祝方式包括踏青、曲水流觞、临水饮宴等。

人们还会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民俗展示、传统手工艺体验等,以传承和弘扬上巳节的文化精髓。

现代社会的创新

现代社会中,上巳节的庆祝方式更加多元化,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如户外音乐节、民俗节庆等。

和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活动推广上巳节,使其成为一个正式的、被广泛庆祝的情人节。

古诗精选

《丽人行》(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上巳日》(崔颢):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三月三日》(白居易):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上巳日》(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上巳节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祓禊习俗,逐渐演变成一个纪念黄帝、祈求生育和表达爱意的节日。现代社会中,上巳节的庆祝方式更加多元化,但仍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通过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上巳节的热爱和赞美。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其习俗丰富多彩,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以下是上巳节的一些主要传统习俗:

祓禊:即去灾病,上古女巫给去晦,唐宋时流行泡温泉,在水边沐浴,用兰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的仪式,为去灾祝福之意。

郊外游春: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泼水相戏,自由择偶。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并以芍药定情。

临水饮宴:又叫曲水宴。流觞时,水边设席障,茶具与花,进行宴饮,吟诗作赋。十分风雅,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

吃荠菜煮鸡蛋: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鲜香可口、营养丰富的野菜。

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和谐。

上巳节与清明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在时间、起源和内涵上存在一些异同。

时间

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固定日期。

清明节:在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根据农历计算。

起源

上巳节:起源于古代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后来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既有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内涵

上巳节:主要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还有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习俗。

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上巳节和清明节虽然都是春季的传统节日,但它们在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上各有特色。上巳节更注重清洁和祈福,而清明节则强调纪念祖先和享受春天的生机。

上巳节在历史上拥有多个不同的称呼,这些称呼反映了节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意义和习俗。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称呼:

上巳节:这是最常用的称呼,意为农历三月三日。

重三:在春秋时期,上巳节被称为“重三”,因为它是三月上旬的巳日。

春浴日:由于古代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沐浴,以清洁身体,祛除疾病,因此也被称为“春浴日”。

女儿节:上巳节也被称为“女儿节”,因为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之一,女性在这一天会参与各种活动。

这些称呼不仅展示了上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它在不同地域和时代中的多样性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