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开什么花?中秋节赏桂花的历史由来

小编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许多习俗和文化活动都与桂花紧密相连。以下将详细介绍中秋节赏桂花的由来及其象征意义。

桂花的种类

中秋节开什么花?中秋节赏桂花的历史由来

桂花品种:中秋节时盛开的花卉主要是桂花,中国桂花栽培历史悠久,主要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四大类。

花色与香气:桂花的花色多样,包括黄色、白色、橙色等,香气浓郁,有“九里香”之称。

其他中秋花卉

菊花:中秋节也是赏菊的好时节,菊花种类繁多,颜色各异,形态万千,象征着高洁和坚毅。

荷花:虽然多在夏季盛开,但在一些地区,中秋时节仍能看到荷花的身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

吴刚伐桂的传说

吴刚的故事:吴刚因学仙不遵道规,被罚至月宫中伐桂,这棵桂树随砍随合,吴刚只能在中秋之夜休息。

桂花酒的传说:吴刚砍下的桂花被撒向人间,形成了月桂树,人们用桂花酿酒,纪念吴刚的善良和毅力。

桂花的文化象征

美好寓意:桂花象征着美好、吉祥、幸福和团圆,常用于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中的桂花: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描写桂花的诗词,赞美其高洁、清幽的香气和独特的魅力。

中秋赏桂的习俗

传统习俗:中秋节赏桂花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桂花盛开时,人们常在庭院或阳台上摆放桂花,享受其香气。

现代传承:现代社会中,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活动仍然盛行,成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秋节赏桂不仅是因为桂花的美丽和香气,更因为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吴刚伐桂的传说和桂花的文化象征使得桂花成为中秋节的象征之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团圆的祝愿。

中秋节除了赏桂花,还有以下传统习俗:

1. 祭月和赏月:中秋节是祭月和赏月的重要时刻。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人们会在庭院中设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一起赏月畅谈。

2.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象征,象征着团圆和美满。人们在中秋节会品尝月饼,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之情。

3. 燃灯:中秋之夜,人们会燃灯以助月色。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燃灯的习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广州、香港等地会进行“树中秋”活动,即将灯彩高竖起来。

4. 猜灯谜:在公共场所悬挂灯笼,人们聚集在一起猜灯笼上的谜语,这是年轻人喜爱的活动,也促进了情感交流。

5. 饮桂花酒:中秋之夜,人们会饮用桂花酒,增添节日的氛围。桂花酒的清香与桂花的香气相得益彰,成为节日中的一种享受。

6. 吃田螺:在广州等地,中秋节有吃田螺的习俗,民间认为田螺可以明目,且中秋前后田螺肉质肥美。

7. 玩兔儿爷: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儿童的玩具,形状如人端坐,头上有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孩子们会在中秋夜玩耍兔儿爷,增添节日的乐趣。

桂花,又名木樨,属于木樨科木樨属,为常绿阔叶乔木,最高可长到12米。桂花是我国传统的秋季木本花卉,古时,人们就已注意到桂花品种的差异,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为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以下是关于桂花品种的详细介绍:

金桂品种群

特点:秋季开花,花色为深浅不同的黄色,香味浓。

常见品种:杭州黄、波叶金桂、早籽黄、球桂、晚馨等。

银桂品种群

特点:秋季开花,花色较浅,多为乳黄或黄白色,香味浓。

常见品种:早银桂、籽银桂、青尖等。

丹桂品种群

特点:秋季开花,花色较深,多为橙黄色至橙红色或深橙红色,香味较淡。

常见品种:硬叶丹桂、朱砂丹桂等。

四季桂品种群

特点:一年之内开花数次,花色稍白或淡黄,香味淡。

常见品种:大叶佛顶珠、日香桂等。

桂花糖糕是一种传统的中式甜点,以其独特的香气和软糯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以下是桂花糖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食材准备

粘米粉:120克

糯米粉:80克

糖:35克

水:100克

红曲粉:1.5克(用于调色)

桂花:适量,用于装饰和增加香气

制作步骤

1. 搓糕粉:将糯米粉、粘米粉和糖混合均匀,加入100克清水,用手搓成颗粒状。将搓好的糕粉分成三份,分别保持原味白色、加入0.5克红曲粉制成浅粉色、加入1克红曲粉制成深粉色。分别过筛一遍后静置半小时。

2. 模具准备:在慕斯模具底部垫上纱布,倒入深粉色糕粉,抹平。倒入浅粉色糕粉,再倒入白色糕粉,抹平。放上洗净的桂花。

3. 蒸制:盖上纱布,大火上汽后放入蒸40分钟。蒸好后,待其冷却后脱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