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称呼由来 这天为什么要吃元宵

小编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多样的习俗。以下将详细介绍元宵节的称呼由来以及吃元宵的意义。

名称由来

“元宵节”名称的由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因此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

“上元节”的由来: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因为它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历史背景

汉文帝时期的定名:汉文帝时期,正月十五被定为元宵节,以纪念“平吕之乱”的胜利。

汉武帝时期的祭祀活动:汉武帝时期,正月十五的“太一神”祭祀活动被定在这一天,这一祭祀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习俗演变

佛教文化的影响: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汉明帝时期,佛教的燃灯敬佛习俗逐渐演变为民间的盛大节日。

道教的影响:道教的“三元说”也对元宵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节,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祈求天官赐福。

元宵节称呼由来 这天为什么要吃元宵

团团圆圆

团圆的象征: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家庭团圆和幸福美满。元宵的外形圆润,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历史典故:相传汉武帝时期的宠臣东方朔为了帮助宫女元宵与家人团聚,提议在正月十五吃汤圆,这一习俗逐渐流传至今。

祈求吉祥

祈求幸福:吃元宵不仅是为了团圆,还寓意着生活越过越红火,日子越过越吉祥。

多种口味:现代的元宵有多种口味,如芝麻、豆沙、巧克力等,象征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地方差异

北方与南方的差异:北方习惯吃元宵,而南方则习惯吃汤圆。两者虽然做法不同,但都代表着团圆和吉祥。

新奇的吃法:现代社会中,元宵的吃法也不断创新,如油炸元宵、水晶元宵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元宵节的名称由来和历史背景丰富多样,既有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也与汉文帝和汉武帝时期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吃元宵不仅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象征着团圆和幸福,还寓意着生活越过越红火。现代社会中,元宵节的庆祝方式和习俗也在不断创新,但其核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依然被传承和发扬。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包括:

1. 吃元宵:元宵节吃元宵(南方称汤圆)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习俗,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2. 闹花灯: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

3.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

4.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象征着吉祥如意。

5. 舞狮子: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一般由三人完成,象征着消灾除害、求吉纳福。

6.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7.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

8.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9.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10. 迎紫姑:紫姑是汉族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11. 逐鼠:逐鼠并不是驱逐老鼠,而是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熬上一大锅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等地方,不让老鼠吃蚕宝宝。

元宵节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但真正成为全国性的节日是在汉朝。

不同地区的元宵节食物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对元宵和汤圆的制作方法和口味偏好上,以及各地区独特的节日食品。

1. 南北方差异:

南方:主要食用汤圆,制作方式是“包”,即将糯米粉和成皮,包裹各种甜咸馅料后搓圆。汤圆的馅料丰富多样,包括芝麻、红豆、枣泥等甜馅,以及鲜肉、荠菜等咸馅。南方还有八宝饭、糍粑、春饼、元宵茶等特色食品。

北方:主要食用元宵,制作方式是“滚”,即将馅料沾水后放入装有糯米粉的笸箩中滚动,使其裹上一层又一层的糯米面,最后形成浑圆饱满的元宵。元宵的馅料多为甜味,如芝麻、豆沙等,也有咸馅如肉馅。北方还有吃饺子的传统,寓意财富和好运。

2. 东北地区:除了元宵和饺子,还有酸汤元宵,将元宵放在酸菜汤里煮熟,口感酸辣可口。

3. 西南地区:除了元宵,还有腊肉,寓意丰收和团圆。

4. 台湾地区:特色食品包括花生糊元宵和红豆糕,花生糊元宵的馅料是花生糊,红豆糕则是由红豆泥和糯米粉制成的糕点。

5. 其他地区:

浙江台州:有糟羹和糊辣沸等特色食品,糟羹以米粉为主料,搭配猪肉、青菜等配料,糊辣沸则是用米粉、山粉调成的咸羹,配料有青菜、芋艿、肉糜等。

四川成都:有赖汤圆、钟水饺、担担面等特色美食,赖汤圆在馅料里加鸡油,钟水饺则是馅饺子煮好后放入特制味汁中,担担面调料丰富,包含特制肉末臊子。

广东潮汕:有卤鹅、红粿、卷煎、乒乓粿等特色食品,卤鹅是祭祀先人的供品,红粿是用大米粉和面当皮、里边包馅的小吃,卷煎是蒸熟后切段入油锅煎炸的美食,乒乓粿是糯米浸泡后磨成浆蒸熟,加入白糖搓揉制成的。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各地的饮食习惯和风味特色,也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