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七月十五叫鬼节 有什么传说故事吗

小编

七月十五,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在我国民间被称作“鬼节”。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承载着丰富的传说故事。为什么七月十五被称为鬼节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探寻其中的奥秘。

鬼节的由来

鬼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是源于道教文化。相传,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地府的门会大开,鬼魂得以回到人间与亲人团聚。这一天也被称为“中元节”。还有一说认为,鬼节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人们在七月十五这一天祭祀祖先,祈求平安。

传说故事

1. 鬼王李靖

关于鬼节的传说故事,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鬼王李靖。相传,李靖原是唐朝名将,因战功赫赫而被封为“鬼王”。他在地府中掌管鬼魂,为人间阴阳两界搭建桥梁。每年的七月十五,鬼王会亲自巡视人间,检查鬼魂的善恶,以决定他们的生死。

2. 钟馗捉鬼

钟馗捉鬼的故事也广为流传。钟馗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因长相丑陋而被世人嘲笑。他却才华横溢,为民除害。据说,钟馗曾捉拿无数恶鬼,为百姓带来安宁。在鬼节这一天,人们会贴钟馗画像,以求驱邪避鬼。

3.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相传,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征召修筑长城,却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孟姜女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哭倒了长城一段。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孟姜女,将七月十五定为鬼节,以表达对她的敬意。

4. 狐狸精与白蛇传

在鬼节这一天,还有一则关于狐狸精与白蛇传的故事。相传,狐狸精与白蛇精均为修炼千年的妖怪,她们在鬼节这一天相聚,共同商讨如何为人类带来幸福。她们的行为却引发了诸多麻烦,最终被正义之士所阻止。

鬼节的习俗

1. 祭祀祖先

在鬼节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设立灵堂,烧香祭拜祖先,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还会为祖先准备丰盛的食物,以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享用。

2. 放河灯

为什么七月十五叫鬼节 有什么传说故事吗

放河灯是鬼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将河灯放在河流中,寓意为逝去的亲人照亮回家的路。也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赏花灯

赏花灯是鬼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会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点亮后悬挂在家中或街头巷尾,以祈求平安。

4. 穿新衣

在鬼节这一天,孩子们会穿上新衣服,寓意着迎接新的一年。也寓意着驱邪避鬼,健康成长。

七月十五鬼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说故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过各种习俗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祈求平安。让我们一起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