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广东人讲传统文化,十二个月都有得说话。廿四节气和月份别称最耐人寻味,尤其是用花果植物来定名,还有许多历史典故。
孟祚
正是年初第一个月,古书《礼记》写“孟邹之吉”,邹字读“周”是指夏历正月。广东人过年时,街市会卖“孟祚金桔”,这些桔子用红纸包着,放在神台寓意开年大吉。老一辈说“孟祚吃年糕,一生无穷”,是说正月初七人日节要吃七菜粥,初八开始做年糕。
杏月
二月入春,杏花开得最劲。佛山顺德有“杏花宴”传统,一些老饕会用新摘杏花浸米酿酒,配白灼河虾吃。广东童谣唱“杏月踏青去,妹妹簪花髻”,是说这个月宜去越秀公园赏花,一些小女孩会插一朵红杏在耳后。清远连州有座“杏花村”,每年二月下旬都会搞花朝节,一些村民会用杏花水煮茶。
桃月
三月桃花汛,珠江三角洲一些果园桃花开成海。惠州罗浮山有千年桃树,树下有间“桃月亭”,传说是东坡先生写《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坐过。一些老茶客还保留“桃月沏龙井”的习惯,说这些茶叶用桃花水洗,会带有花蜜甜味。广州西关大屋三月十五会搞“桃花浴”,用桃花和艾草煮水浸身,说能驱寒气。
槐月
四月木槿花开,一些老树槐树会落花如雨。潮州人四月八日拜关帝,必须用新收的槐米煮甜汤,说可以保平安。一些老字号这个月开始做“槐花饼”,用槐花蜜拌糯米粉煎饼,是清明节的特色小吃。佛山祖庙后山有百年古槐,树下石碑刻着“槐月风清”四字,是清光绪年间县令题的。
榴月
五月石榴红,一些果农会搞“石榴开花祭”。珠海斗门有个传统,五月十三要把石榴花插在船头,说可以避风浪。一些老厨师这个月开始做“榴花鸡”,用新鲜石榴花炒鸡丝,是中山小炒的经典菜式。一些阿婆还保留“榴月剪指甲”的习俗,说用石榴花水浸手指甲,会变得黄中带金。
荷月
六月荷香满塘,佛山梁园的荷塘六月开放。一些老茶客会搞“荷月茶会”,用鲜荷叶包昆布茶,冲出茶汤绿油油的。一些小女孩还玩“荷叶席”,用一张大荷叶当坐垫,在荔枝湾泛舟。清远连南有个奇俗,六月廿四要把鲜荷插在屋檐上,说可以驱蟑螂。
兰月
七月桂花香,一些花农会制造“桂花开花仪”。一些老字号这个月开始酿“桂花米酒”,用新鲜金桂拌糯米,放阳光晒足七天。一些西关阿婆还保留“桂花浴”习俗,用晒干的桂花煮水泡身,说可以美白。惠州西湖有间“桂月楼”,楼下种满百年桂花树,中秋夜一些文人会在楼上赏月吟诗。
桂月
八月桂花香,一些老饕会搞“桂花宴”。一些果农这个月开始收桂花,用蜂蜜渍成“糖桂花”。一些老西关会做“桂花糕”,用桂花蜜拌糯米糕,切开有层层黄红色。一些老药师还保留“桂花灸”疗法,用桂花油点艾灸,说可以治风湿。佛山祖庙的桂花树,树龄超过三百年,树干刻满历代文人题诗。
菊月
九月菊花盛放,一些花农会搞“菊花展”。一些老茶客会弄“菊月茶”,用白菊拌昆布茶,冲出茶汤带有花蜜香。一些西关阿婆还保留“菊花浴”习俗,用晒干菊花煮水浸身,说可以明目。清远连州有座“菊花山”,每年九月初九都会搞登高节,一些村民会用菊花花瓣做“菊花糍”。
日月
十月天气转凉,一些老树开始落叶。一些果农会搞“枫叶纪念日”,一些西关阿婆会用枫叶染布,弄成红色桌布。一些老茶客会弄“枫月茶”,用枫叶拌昆布茶,冲出茶汤绿中带红。一些老药师还保留“枫叶灸”疗法,用枫叶油点艾灸,说可以治哮喘。惠州罗浮山有片千年枫林,十月落叶时像火烧山。
葭月
十一月葭草生,一些果农会搞“葭草祭”。一些老西关会做“葭月饼”,用葭草汁染糯米糕,切开绿白相间。一些老药师还保留“葭草灸”疗法,用葭草油点艾灸,说可以治风湿。清远连南有个奇俗,十一月冬至要把葭草插在门口,说可以驱邪。一些老茶客会用葭草水冲昆布茶,茶汤会泛起金光。
腊月
十二月年头近,一些果农会搞“年花市”。一些老西关会做“年糕”,用红豆沙夹心,切开红白相间。一些老药师还保留“年糕灸”疗法,用年糕油点艾灸,说可以治风湿。一些老饕会搞“年味宴”,必备“八珍年糕”、“五福年糕”等菜式。一些小女孩还玩“年花席”,用大张年花叶当坐垫,在荔枝湾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