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对应表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详解

小编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历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了解它们的对应关系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法。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阴阳属性

阳干:甲、丙、戊、庚、壬

阴干:乙、丁、己、辛、癸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五行属性

甲、寅、辰、戌、申:木

乙、卯、巳、亥、午:火

丙、巳、午、戌、未:土

丁、未、申、丑、酉:金

戊、辰、戌、丑、未:水

十天干的含义

甲: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而出,属阳木。

乙: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属阴木。

丙: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属阳火。

丁: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属阴火。

戊: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属阳土。

己: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属阴土。

庚: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属阳金。

辛: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属阴金。

壬: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属阳水。

癸: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属。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属阳水。

丑:纽的意思,阳气在上未降,属阴土。

寅: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属阳木。

卯:茂的意思,言万物茂也,属阴木。

辰: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属阳土。

巳:起的意思,指阳气之盛,属阴火。

午: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属阳火。

未:味的意思,万物皆成有滋味也,属阴土。

申: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属阳金。

酉: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属阴金。

戌:灭的意思,指万物尽灭,属阳土(但按五行属性通常归阴)。

亥:核的意思,万物收藏,属。

生旺墓五行

长生:万物萌发之际。

沐浴:万物出生,承受大自然沐浴。

冠带:万物渐荣。

临官:万物长成。

帝旺:万物成熟。

衰:万物开始发生衰变。

病:万物困顿。

死:万物死灭。

墓:万物成功后归库。

绝:万物前气已绝,后继之气还未到来。

胎:天地气交之际,后继之气来临。

养:万物在地中成形,继而又萌发。

与五行和方位的关系

甲、寅、辰、戌、申:木,东方。

乙、卯、巳、亥、午:火,南方。

丙、巳、午、戌、未:土,中央。

丁、未、申、丑、酉:金,西方。

戊、辰、戌、丑、未:水,北方。

与生肖的对应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不仅是中国古代历法的基础,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义。通过了解它们的对应关系和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循环纪年法为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参考,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风水、命理、中医等领域。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基本符号,它们不仅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还广泛应用于命理学、风水学、中医学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关于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起源与应用的详细介绍: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起源

十天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的黄帝时代,据传是由黄帝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而创立的。

十二地支:与古人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观察密切相关,古人发现动物在不同的时间有着特定的活动习性,于是将这些时间与特定的动物联系起来,形成了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应用

纪年:天干地支可以相互配合,形成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六十年的循环。

命理学:在命理学中,天干地支是推算人命运和性格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一个人的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组合),可以预测其一生的运势和性格特点。

风水学:在风水学中,天干地支被用来确定方位和布局。通过天干地支的相生相克关系,风水师可以判断一个地方的吉凶祸福,并据此提出改善建议。

中医:中医理论也深受天干地支的影响。中医将人体与自然界紧密联系起来,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气血都与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相对应。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内涵,还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之中。它们不仅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的结果,也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命理学的解读方法。以下是相关介绍:

十天干与性格的关联

甲木:代表生长、发展,性格上表现为积极向上、勇于开拓。

乙木:象征柔和、细腻,性格上倾向于温和、体贴。

丙火:代表热情、活力,性格上外向、乐观。

丁火:象征温暖、光明,性格上细腻、感性。

戊土:代表稳重、踏实,性格上可靠、有责任感。

己土:象征包容、细腻,性格上内敛、稳重。

庚金:代表坚韧、果断,性格上刚毅、果敢。

辛金:象征智慧、灵活,性格上聪明、机智。

壬水:代表智慧、变化,性格上机智、多变。

癸水:象征深邃、内敛,性格上内向、深思熟虑。

十二地支与性格的关联

子水:代表智慧、灵活,性格上机智、多变。

丑土:象征稳重、踏实,性格上可靠、有责任感。

寅木:代表生长、发展,性格上积极向上、勇于开拓。

卯木:象征柔和、细腻,性格上温和、体贴。

辰土:代表包容、细腻,性格上内敛、稳重。

巳火:象征热情、活力,性格上外向、乐观。

午火:代表热情、光明,性格上开朗、大方。

未土:象征稳重、踏实,性格上可靠、有责任感。

申金:代表坚韧、果断,性格上刚毅、果敢。

酉金:象征智慧、灵活,性格上聪明、机智。

戌土:代表稳重、踏实,性格上可靠、有责任感。

亥水:象征智慧、变化,性格上机智、多变。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对应表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详解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判断性格并没有科学依据,其结果也不具备可靠性。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看待命运和性格,避免过度迷信和依赖。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在中医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还与五行学说相结合,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关于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与解读:

十天干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与解读

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如甲木对应肝脏,乙木对应胆囊,丙火对应小肠,丁火对应心脏,戊土对应胃,己土对应,庚金对应大肠,辛金对应肺,壬水对应膀胱,癸水对应肾脏。

与人体部位的对应关系:如甲头、乙项、丙肩、丁胸、戊肚、己脐、庚腰、辛肋、壬股、癸四肢。

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中医通过分析患者的生辰八字(即四柱八字),即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组合,来判断其体质、脏腑功能状态以及疾病倾向。例如,甲木与肝脏的对应关系,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肝功能状态,从而在诊断和治疗时考虑相应的调理方法。

十二地支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与解读

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如子水对应膀胱、肾,丑土对应、大肠,寅木对应肝胆,卯木对应肝,辰土对应脾胃,巳火对应心、小肠,午火对应心脏、眼睛,未土对应胃、腹腔、脾,申金对应大肠、经络、肺,酉金对应肺、鼻、皮肤,戌土对应心包、头部、胃,亥水对应肾脏、耳朵、骨骼、膀胱。

与人体部位的对应关系:如子水对应腿脚,丑土对应足部、、大肠,寅木对应腿、膝盖,卯木对应腰、臀部,辰土对应背腰部,巳火对应面部、心、小肠,午火对应心脏、眼睛,未土对应胃、腹腔,申金对应大肠、经络、肺,酉金对应肺、鼻、皮肤,戌土对应心包、头部,亥水对应肾脏、耳朵、骨骼。

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十二地支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以及它们在特定时间的活跃程度,被用于诊断和治疗。例如,根据“子午流注”理论,不同脏腑在一天中的活跃程度不同,因此在特定时辰出现的症状可能指向对应的脏腑问题。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周期变化密切相关。通过这种对应关系,中医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出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