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时间计量的一种独特方式,它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还蕴含着深刻的养生智慧。每个时辰都对应着人体内的特定经络,了解这些经络在何时最为活跃,对于我们的生活保健和疾病预防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子时(23:00-01:00)
子时,又名夜半,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万物皆处于休息状态,人体阳气开始收敛,阴气旺盛。根据十二时辰经络运行表,子时是胆经当令。胆经位于人体侧面,负责疏理胆汁,调节情志。子时是养阴、养胆的最佳时期。
丑时(01:00-03:00)
丑时,又称鸡鸣,天色微明,万物开始苏醒。人体肝经当令。肝经负责调节情志,促进气血循环。保持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肝脏的正常运作,预防疾病。
寅时(03:00-05:00)
寅时,又称平旦,天色渐亮。人体肺经当令。肺经主呼吸,调节气血。寅时起床活动,进行深呼吸,有助于增强肺功能。
卯时(05:00-07:00)
卯时,又称日出,太阳初升。人体大肠经当令。大肠经负责传导食物残渣,促进排便。早起排便,有利于身体排毒。
辰时(07:00-09:00)
辰时,又称食时,人们开始进食。人体胃经当令。胃经负责消化吸收食物,保持胃经的畅通,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
巳时(09:00-11:00)
巳时,又称隅中,太阳正当中。人体脾经当令。脾经主运化,调节气血。巳时适当活动,有助于的运化功能。
午时(11:00-13:00)
午时,又称日中,太阳处于最高点。人体心经当令。心经主血脉,调节情志。午休有助于心经的休息和恢复。
未时(13:00-15:00)
未时,又称日昳,太阳开始西斜。人体小肠经当令。小肠经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促进水液代谢。
申时(15:00-17:00)
申时,又称哺时,人们开始进食。人体膀胱经当令。膀胱经负责储存和排泄尿液,保持膀胱经的通畅,有助于排泄系统健康。
酉时(17:00-19:00)
酉时,又称日入,太阳落山。人体肾经当令。肾经主生殖、发育,调节水液代谢。酉时适当休息,有助于肾脏的养护。
戌时(19:00-21:00)
戌时,又称黄昏,天色渐暗。人体心包经当令。心包经保护心脏,调节情志。晚餐不宜过饱,避免心包经负担过重。
亥时(21:00-23:00)
亥时,又称人定,夜深人静。人体三焦经当令。三焦经主全身气机,调节阴阳平衡。亥时是人体进入深度睡眠的最佳时期。
了解十二时辰经络运行表,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生活作息,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时辰,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让身体各器官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从而拥有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