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冬季是否有回南天是一个常见的疑问,特别是在湿冷的季节,空气中的湿度会增加,导致墙壁、地面和家具表面出现水珠现象。以下是关于厦门冬季回南天的详细解答。
现象描述
湿气加重:冬季气温回暖,湿度增加,墙壁、地面和家具表面出现水珠现象,俗称“回南天”。
雾气弥漫:空气湿度高,容易出现浓雾,影响视线和交通安全。
衣物难干:衣物在室内晾不干,容易发霉,特别是内衣裤和毛巾。
形成原因
暖湿气流:冬季暖湿气流北抬,带来大量水汽,遇到冷空气后凝结成水珠。
气温突变:从低温突然回暖,空气湿度迅速增加,形成“回南天”。
厄尔尼诺影响:某些年份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冬季暖湿气流更强盛。
出现频率
罕见:虽然每年冬季都可能出现回南天,但相对罕见,特别是在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下。
季节性:通常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特别是在冷空气减弱、暖湿气流增强时。
持续时间:今年的回南天预计持续较长时间,可能是近年来最长的一次。
应对措施
紧闭门窗:在湿度高的时段关闭门窗,尤其是朝南和东南的门窗。
使用除湿机:使用除湿机或空调的除湿模式来降低室内湿度。
防潮剂:在密闭空间内放置防潮剂、活性炭或吸湿盒等。
合理通风:在湿度较低的时段适当开窗通风,但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
防潮建议
衣物防潮:适当增加衣物,保护关节部位,勤换衣物,避免真菌、细菌引发皮肤病。
饮食调理:适当使用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扁豆等,远离生冷、油腻的食物。
家居防潮:在地板上使用热盐水拖地,或在地板上铺报纸、纸皮等防滑物件。
厦门冬季确实可能出现回南天,尤其在暖湿气流北抬和气温突变的情况下。虽然这种现象相对罕见,但一旦出现,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通过紧闭门窗、使用除湿机、放置防潮剂和合理通风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回南天带来的潮湿问题。
厦门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

1. 温和湿润:厦门冬季平均气温通常在15至20摄氏度之间,湿度较高,气候温和,没有严寒。
2. 多雨:冬季是厦门的雨季之一,降水量相对较多,尤其是12月至次年2月期间。
3. 回南天现象:由于冷暖气流交替,厦门冬季常出现“回南天”现象,空气湿度大,墙壁、地板等容易潮湿。
4. 昼夜温差:冬季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冷空气来袭时,白天温暖而夜晚寒冷。
5. 少雪或无雪:厦门冬季气温较高,很少下雪,极端低温也较少见。
厦门回南天的症状主要包括:
1. 空气湿度大:空气湿度有时高达100%,墙壁、地板和家具表面容易产生水珠。
2. 温度波动:气温快速回升,但早晚温差较大。
3. 霉变现象:物品容易发霉,尤其是衣物和食品。
应对措施:
1. 紧闭门窗:尤其是朝南和东南的门窗,防止湿气进入室内。
2. 使用除湿机或空调的除湿功能:降低室内湿度。
3. 报纸吸湿法:在地上、桌子上以及门口铺上报纸吸湿。
4. 放置防潮剂:在密闭空间内放入防潮剂、活性炭或吸湿盒。
5. 温盐水拖地:用温盐水拖地,帮助地板快速干燥。
6. 饮食调理:适当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远离生冷、油腻的食物。
7.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排湿能力。
厦门冬季的空气质量整体较好,但也会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厦门冬季空气质量概况
总体情况:厦门冬季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优良天数比例高,但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如逆温现象、风速低和城市热岛效应,空气质量可能会下降,出现轻度污染或霾。
空气质量指数(AQI):根据2025年1月31日的数据,厦门南普陀寺的空气质量指数为42,等级为优,表明空气质量良好。
影响冬季空气质量的因素
气象条件:冬季气压偏高、地面风速弱、湿度大等气象条件有利于灰霾和雾霾的形成,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人类活动: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尤其是机动车尾放)、城市建设和生活垃圾焚烧等人类活动是空气质量恶化的重要因素。
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行动:厦门市通过实施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守护蓝天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等措施,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减少污染物排放。
绿色交通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交通,推广新能源车辆,减少机动车污染。
厦门冬季空气质量整体较好,但也会受到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厦门的空气质量正在持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