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七夕送什么 细数古人定情信物

小编

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情人节,自古以来就有互赠礼物的习俗。这些礼物不仅代表了情侣间的深情厚意,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将详细介绍古代七夕节常见的定情信物。

香囊的历史与用途

香囊,又称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佩戴香囊以示敬意。后来渐渐演变成男女之间在七夕节时互送的礼物,表达思念之情。

香囊不仅是实用的随身物品,更是情感的载体。它通过散发淡淡的香气,传达出送礼者的深情厚意,体现了古人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香囊的文化意义

香囊上常常会有一些有寓意的图画,可能是自己的模样或者自然景致,都是表达男人对女子的倾慕之情。香囊上的图画不仅增加了礼物的美观度,还通过象征性的图案传达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愿望,增强了礼物的文化内涵。

古时候七夕送什么 细数古人定情信物

玉佩的象征意义

玉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吉祥之物,古人认为佩戴玉佩可以避邪护身。情侣之间赠送玉佩,寓意纯洁无瑕的爱情,希望对方珍视这份感情,如同美玉般珍贵。

玉佩作为定情信物,不仅代表了爱情的纯洁和高雅,还通过玉的温润质地,象征着情感的坚韧和长久。

玉佩的历史背景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古代女子为心仪之人的结罗缨缀玉佩,心意昭昭。玉佩在古代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常作为贵族或世家子弟的随身之物,赠送玉佩不仅是对爱情的承诺,也是对对方身份和品德的认可。

手镯的象征意义

手镯常常以玉石雕琢而成,男女皆可佩戴。手镯寓意着“守着”,即“拴住”对方的心意。男子戴上手镯,象征着身份与尊严;而女子戴上手镯,则意味着她已嫁作人妇。

手镯作为定情信物,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通过其象征意义,表达了情侣间深厚的情感和承诺。

手镯的历史背景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手镯在古代被称为“跳脱”,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作为定情信物的描写。手镯的设计和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但其作为情感寄托的核心意义始终未变,成为情侣间传递爱意的重要物件。

戒指的象征意义

戒指作为定情、订婚的信物,早在秦朝时期就已存在。戒指一旦佩戴,就意味着已定亲,心有所属。戒指作为定情信物,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通过其象征意义,表达了情侣间深厚的情感和承诺。

戒指的历史背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戒指在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大融合时期,成为婚配信物,佩戴戒指才真正的普及开来。戒指的设计和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但其作为情感寄托的核心意义始终未变,成为情侣间传递爱意的重要物件。

发簪的象征意义

发簪作为古代女子的发饰之一,不仅实用美观,男子则会在特定场合赠送发簪发钗给心仪的女子,以此表达爱慕之情。发簪作为定情信物,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通过其象征意义,表达了情侣间深厚的情感和承诺。

发簪的历史背景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发簪在古代被称为“搔头”,是簪之雅称。男方送给女方发簪,寓意与之结发,娶为妻。发簪的设计和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但其作为情感寄托的核心意义始终未变,成为情侣间传递爱意的重要物件。

古代七夕节的定情信物丰富多样,每种信物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香囊、玉佩、手镯、戒指和发簪等信物,不仅代表了情侣间的深情厚意,还通过其象征意义,表达了爱情的纯洁、长久和承诺。这些信物不仅是物质的交换,更是心灵的契合和情感的升华。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包括:

1. 穿针乞巧:女子在七夕之夜对月穿针,以乞求织女赐予巧手和智慧。

2. 喜蛛应巧:将瓜果等放在果盆上,观察是否有蜘蛛结网,以此判断是否乞得巧。

3. 投针验巧:将针投入水中,观察水底的针影,以预测巧拙。

4. 拜织女:少女和少妇们在七夕夜拜祭织女,祈求爱情和婚姻美满。

5. 吃巧果:七夕节的特色食品,象征着智慧和巧手。

6. 种生求子:在七夕前几天种植粟米等种子,祈求多子多福。

7. 拜魁星:读书人会在七夕这天拜祭魁星,祈求学业有成。

8. 妇女洗发:女性在七夕节用银河水洗发,认为这样可以获得织女的护佑。

9. 拜床母:有孩子的家庭会在七夕拜床母,祈求孩子健康长大。

古人定情信物种类繁多,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信物不仅是爱情的象征,更是情感的载体,反映了古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独特理解和期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人定情信物:

簪子: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男子赠予女子发簪,寓意结发,期望能娶此女子为妻;女子送男子发簪作为定情信物,则表示只愿做正室,绝不委身他人。

发钗:与簪子相似,古代恋人或夫妻若面临分离,女子常常会取下头上的发钗,将其分为两半,一半留给自己,一半赠与对方,这便是分钗。待到他日重逢,两股钗合二为一,又称合钗。

耳环:很早以前,女性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来装扮自己。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耳环从古至今都是女子喜爱的一种装饰,早在《山海经》中就有了记载。

同心结:将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同心结一直以来都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信物。

香囊: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古人佩戴香囊,意味着心有所属。

手镯: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古代女性腕上的玉镯常常背负着盟誓的重托。

戒指:在古代,未许配的女子都不戴戒指,戒指是定亲之物。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

玉佩:玉在中国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古人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等君子的品节。君子讲究恭敬平和、温润悠远之爱。古代高雅从容的谦谦君子们喜欢用玉来作为定情物,显得节制有礼,又不疏远,象征着恋人之间纯洁而坚定的爱情。

梳子:送梳子有私订终身,白头偕老之意。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

罗帕:古代罗帕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缠绵之意。罗帕质地轻,使用频率高,特别容易掉落,古代的典故中,不少青年男女都是通过拾到罗帕而认识,随后相恋。

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的浪漫节日,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融入了许多现代庆祝方式。以下是一些七夕节的现代庆祝方式:

1. 情侣约会:情侣们会选择一起度过一个浪漫的夜晚,比如去高档餐厅享用晚餐、观看电影或一起去海边散步。

2. 送礼物:在七夕节这天,情侣们会互赠精心挑选的礼物,如珠宝、巧克力、鲜花等,以此表达对方的爱意。

3. 线上庆祝: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庆祝也成为了七夕的一大特色。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甜蜜瞬间、发送电子贺卡、参与线上活动等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

4. 主题活动:许多商家和机构也会在这一天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音乐会、浪漫晚餐、情侣电影等,为情侣们提供更多共度时光的机会。

5. 旅游:有些情侣会选择在七夕节期间进行短途旅行,享受二人世界,增进感情。

6. 网络祝福: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祝福和爱的信息,也是现代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7. 亲手制作礼物:人们会亲手制作礼物,如巧克力、鲜花、饰品等,以表达自己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