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025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新春佳节的讲究

小编

围炉

除夕夜,台湾家庭会围坐在炉火旁,享受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的菜肴丰富多样,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和睦。常见的菜肴包括鱼(寓意年年有余)、全鸡(象征家业兴旺)、长年菜(寓意长寿)等。

围炉是台湾春节最重要的家庭活动之一,象征着家庭的团聚和温暖。通过共享丰盛的年夜饭,家庭成员之间增强了感情,也表达了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守岁

除夕夜,台湾人会守岁,即全家人聚在一起,等待新年的到来。守岁象征着辞旧迎新,期待新的一年好运和吉祥。守岁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的留恋,也是对新一年的期待。这一习俗体现了台湾人对家庭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放鞭炮

除夕夜和春节期间,台湾各地会举行盛大的放鞭炮活动。鞭炮声象征着驱赶邪恶,迎接新年的好运。放鞭炮是台湾春节的重要习俗,虽然近年来因安全和环保问题受到一些限制,但其热闹的氛围和象征意义仍然存在。

祭祖

春节期间,台湾人会回到祖先的墓地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祭祖是台湾春节的重要习俗,体现了台湾人对祖先的尊重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

尾牙

每年农历腊月十六是台湾的“尾牙”日,商家会宴请员工,感谢他们一年来的辛苦。尾牙宴上,桌上会有一道整鸡的菜,转动餐桌中间的转盘,鸡头转到谁那儿,谁就倒霉透顶。

尾牙是台湾商人特有的习俗,虽然现在这个可怕的习俗已经没了,但尾牙宴仍然是感谢员工的重要方式。

祭灶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之日,家家户户会准备甜元仔、米饵、糖豆浆等供品,祭祀灶神,希望灶神上天说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灶是台湾春节的重要习俗,体现了台湾人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家庭幸福的祈求。

回娘家

正月初二是台湾人回娘家的日子,需要带上成双的“回门礼”,寓意团圆和气。回娘家是台湾春节的重要习俗,体现了家庭的团圆和对父母的尊重。

迎财神

正月初四是迎财神的日子,人们会进行祭祀活动,祈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迎财神是台湾春节的重要习俗,体现了台湾人对财富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台湾2025年春节习俗丰富多彩,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除夕和春节期间,台湾人会进行围炉、守岁、放鞭炮、祭祖等活动,表达对家庭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其他习俗如尾牙、祭灶、回娘家和迎财神等,也体现了台湾人对家庭、财富和神灵的敬畏。这些习俗不仅让人们在春节期间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也体现了台湾人民对家庭、亲情和信仰的重视。

台湾2025年春节的特别美食丰富多彩,融合了传统与创新,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美食:

春节大菜

1. 台式佛跳墙:

源自福州,经过台湾改良,加入芋头和笋丝等食材。

用绍兴酒坛装禽肉、海鲜等20多种食材煨制而成,汤头绵密,寓意“福寿双全”。

2. 五柳枝虱目鱼:

将炸过的虱目鱼搭配红萝卜、绿青葱、黑木耳、金针花与洋葱等食材烩煮勾芡而成。

口味酸酸甜甜,是台南过年的传统菜肴。

3. 红蟳米糕:

选用膏满肉肥的红蟳,搭配糯米、香菇、虾仁、干贝等食材蒸制而成。

寓意吉祥丰收,是台湾年菜中的经典。

4. 芥菜鸡汤:

选用新鲜的芥菜和鸡肉一起炖煮,芥菜在台湾南部有“长命百岁”的寓意。

这道菜健康营养,是春节期间常见的大菜。

台湾2025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新春佳节的讲究

春节小吃

1. 度小月担仔面:

台南最有名的夜市小吃之一,以其独特的汤头和鲜美的配料而闻名。

面条细薄,肉燥香浓,还会搭配一只鲜虾。

2. 安平豆花:

以细腻嫩滑的口感和甜美的味道受到喜爱,通常会搭配红豆、绿豆、花生等配料。

在安平老街上的多家豆花店都可以品尝到。

3. 棺材板:

把厚片吐司炸酥挖空,填入牛奶面糊、鸡肉、马铃薯等食材,再将挖去的面盖上。

外形独特,味道浓郁。

4. 虱目鱼丸:

以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著名,将虱目鱼的肉制成鱼丸。

可煮汤、油炸或凉拌,是台南的海鲜代表小吃之一。

传统糕点

1. 年糕和发糕:

台湾人春节期间必吃的传统糕点之一,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步步高升;发糕则寓意着发财致富、步步高升。

这些糕点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寓意吉祥。

2. 茶碗蒸:

用茶碗蒸制而成的美食,选用新鲜的鸡蛋作为主料,搭配上清澈的高汤和细腻的配料(如鱼板、虾仁等)。

蒸好的茶碗蒸色泽诱人、口感嫩滑、味道鲜美无比,寓意团圆和和谐。

台湾春节习俗中,有许多是两岸共同认可的,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也加深了两岸同胞的情感联系。以下是一些两岸共同认可的台湾春节习俗:

1. 贴春联和门神:在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和门神,以祈求新年的平安和吉祥。这一习俗在大陆和台湾都非常普遍。

2. 年夜饭:除夕夜的年夜饭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桌上通常会有鱼(象征“年年有余”)、鸡(寓意“大吉大利”)等菜肴,以及发糕、凤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3. 守岁:除夕夜,家人会一起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这一习俗在两岸都非常流行,象征着辞旧迎新。

4. 放鞭炮和烟花:春节期间,放鞭炮和烟花是庆祝新年到来的重要活动,象征着驱邪避灾、迎接新年的到来。

5. 拜年:正月初一,人们会穿上新衣服,前往亲朋好友家拜年,互致新年祝福。这一习俗在两岸都非常普遍。

6. 压岁钱:长辈会给晚辈发放压岁钱,寓意着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学业有成。这一习俗在两岸都非常流行。

7. 祭祖:春节期间,许多家庭会前往祖先墓地扫墓或在家中祭拜祖先,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这一习俗在两岸都非常重要。

8. 元宵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庆祝活动的尾声,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这一习俗在两岸都非常盛行。

2025年台湾春节联欢晚会,整场晚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通过原创歌舞、经典戏曲、相声小品等多种艺术形态和创新表达,带来浓郁的过年气息。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亮点:

节目内容丰富多样

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结合:晚会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戏曲、相声等节目形式,还融入了现代音乐、舞蹈等元素,使得整场晚会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气息。

港台明星的精彩表演:众多港台明星如汪明荃、赵雅芝、王菲、甄子丹等参与了晚会的演出,他们的精彩表演为晚会增添了更多的亮点和色彩。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科技赋能艺术:晚会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特效等,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特别是《秧BOT》中人形机器人与人共舞的表演,展现了传统文化艺术与前沿科技融合的魅力。

体现中华文化的美与包容

经典故事的现代演绎:晚会通过现代的艺术手法,重新演绎了《白蛇传》等经典故事,使得这些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强调“两岸一家人”的主题

消除地域标签: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晚会节目单上不再特别标注台港澳演员的地域身份,体现了“两岸一家人”的理念,强调了中华文化的共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