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带节气时间 万年历节气表

小编

岁月流转,四季轮回,自古以来,我国人民便对节气变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万年历作为记录时间的重要工具,不仅记录了每天的日期,更将二十四节气巧妙地融入其中。在这篇短文中,我们将以万年历带节气时间为切入点,为您展示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让我们一起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春分:春意盎然,昼夜平分

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真正来临。在万年历中,春分通常出现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几乎相等,人们称之为“昼夜平分”。

清明:踏青寻春,祭祖扫墓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这个时节,万物复苏,正是踏青寻春的好时机。清明节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祖扫墓日,人们纷纷前往墓地祭拜先人。

谷雨:雨润万物,播种希望

谷雨,是春季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4月19日或20日。谷雨时节,雨水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人们在这个时节播种希望,期盼来年五谷丰登。

立夏:夏至将至,万物繁茂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5月5日或6日。这个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夏至将至。立夏的到来,预示着万物繁茂,生机勃勃。

小满:麦穗饱满,雨水充足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5月20日或21日。这个时节,麦穗逐渐饱满,雨水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小满时节,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为丰收做好准备。

芒种:麦收农忙,播种希望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6月5日或6日。这个时节,正值麦收农忙之际,农民们忙碌于田间地头,同时也要播种希望,为来年做好准备。

夏至:太阳直射,白天最长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长,夜晚达到最短。夏至的到来,标志着炎热的夏季正式来临。

小暑:暑气渐盛,避暑降温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7月7日或8日。这个时节,暑气渐盛,人们纷纷采取措施避暑降温,享受清凉夏日。

大暑:酷暑难耐,防暑降温

大暑,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这个时节,酷暑难耐,人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

立秋:秋风送爽,丰收在望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这个时节,秋风送爽,天气逐渐凉爽。丰收在望,农民们期待着秋收的喜悦。

十处暑:暑气消退,秋意渐浓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这个时节,暑气消退,秋意渐浓。人们感受到凉爽的天气,开始享受秋季的宁静。

十白露:露珠晶莹,气温下降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这个时节,气温下降,露珠晶莹。白露的到来,预示着秋季的深入。

十秋分:昼夜平分,秋意浓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几乎相等,人们称之为“昼夜平分”。秋分时节,秋意正浓。

十寒露:露水变白,气温降低

万年历带节气时间 万年历节气表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这个时节,露水变白,气温逐渐降低。人们感受到寒意,开始添衣保暖。

十霜降:霜降来临,气温骤降

霜降,是秋季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这个时节,霜降来临,气温骤降。人们纷纷穿上厚衣服,抵御寒冷。

十立冬:冬将至,万物收藏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这个时节,立冬将至,万物开始收藏。人们感受到冬天的临近,开始为冬季做好准备。

十小雪:雪意渐浓,天气寒冷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这个时节,雪意渐浓,天气逐渐寒冷。人们开始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十大雪:雪量大增,天气寒冷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这个时节,雪量大增,天气更加寒冷。人们纷纷穿上厚衣服,享受冬季的宁静。

十冬至: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人们称之为“长夜”,寓意着希望与光明。

二小寒:寒气渐浓,气温降低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月5日或6日。这个时节,寒气渐浓,气温逐渐降低。人们开始注重保暖,避免受寒。

二十大寒:寒冷至极,岁月静好

大寒,是冬季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这个时节,寒冷至极,岁月静好。人们在这个时节享受家庭的温暖,期待春天的到来。

万年历带节气时间,不仅记录了每天的日期,更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其中。通过万年历节气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一年中每个节气的具体时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让我们珍惜每一个节气,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