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三候是什么意思?2025年处暑热不热?

小编

处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了解处暑的三候以及2025年处暑的天气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节气的变化和气候特点。

一候鹰乃祭鸟

处暑后,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将捕到的猎物摆放在地上,就像陈列祭祀一样。这种行为并非迷信,而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足够的食物。

这一候反映了老鹰为了适应秋季食物短缺的情况,提前进行捕猎和储备,显示出自然界生物为应对季节变化所做的准备。

二候天地始肃

处暑后,天地间的万物开始凋零,气温逐渐下降,树叶草木开始发黄,自然界呈现出一片肃杀之气。古人称之为“秋后处决”,即是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

这一候揭示了秋季的肃杀之气,自然界开始为冬季的到来做准备,万物逐渐进入休眠状态,准备迎接寒冷的冬天。

处暑三候是什么意思?2025年处暑热不热?

三候禾乃登

处暑时节,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进入收成时节。农民忙于收割早稻、种植晚稻,天气逐渐凉爽,是农作物成熟的黄金时期。

这一候表明秋季是农作物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农民在这个时节忙于收割和种植,标志着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阶段。

气温逐渐下降

2025年处暑的时间是8月23日至9月7日。处暑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

处暑标志着夏季的结束,气温逐渐下降,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2025年处暑期间,虽然仍会有短暂的闷热天气,但整体气温已经开始下降。

秋老虎的影响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

2025年处暑期间,可能会受到秋老虎的影响,出现短暂的闷热天气,但整体上天气会逐渐变得凉爽。

民俗活动和气候特点

处暑时节,天气逐渐凉爽,是农作物成熟的黄金时期。民间有“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说法,提醒农民及时收割。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处暑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农业生产活动。2025年处暑期间,人们可以享受到凉爽的天气和丰富的民俗活动。

处暑三候分别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2025年处暑期间,气温逐渐下降,但可能仍会有短暂的闷热天气,整体上天气会逐渐变得凉爽。处暑不仅是自然界的重要节气,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俗。

处暑三候的气候特点如下:

1. 一候鹰乃祭鸟:处暑时节,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会在食用前将猎物整齐地排列在地面上,仿佛在进行一场祭祀仪式。这一现象反映了秋季的到来,老鹰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食物。

2. 二候天地始肃:随着处暑的到来,天地间的万物开始凋零,树木的叶子逐渐失去翠绿,变得枯黄并纷纷飘落,整个自然界呈现出一种肃杀之气。这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来临。

3. 三候禾乃登:这一候指的是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进入收获期。农民们忙于秋收,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体现了秋季丰收的喜悦。

处暑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炎热夏季的结束和凉爽秋季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会遵循一些传统习俗,以庆祝这一时节的到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暑节气传统习俗: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民间有庆祝“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这一活动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祖先的坟墓前,清除杂草,献上鲜花、供品,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放河灯

放河灯是处暑节气前后的一项传统活动,通常在中元节期间进行。人们会在河流或湖泊中放上点燃的河灯,任其漂流。这一习俗旨在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同时也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祭土地神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吃鸭子

处暑时节,民间有吃鸭子的传统。鸭肉味甘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合在夏末秋初食用。北京人会在处暑这天购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则会在做好鸭子后端一碗送给邻居,寓意“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沿海等地会举行盛大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出海捕鱼,期盼渔业丰收。

煎药茶

处暑时节,气候逐渐干燥,人们容易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适。民间有煎药茶的习俗,以清热解毒、祛湿健脾。常用的药材包括霍香、薄荷、陈皮、麦冬、百合等。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天气逐渐凉爽宜人。人们会利用这个时机外出游玩、赏景迎秋。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指的就是处暑时节观赏云彩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