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下一个节气是啥呀

小编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了解处暑之后的节气、气候特点以及相关的民俗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季节变化和自然界的规律。

季节划分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气候变化

处暑标志着炎热夏季的结束,天气开始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大。

虽然处暑后仍有“秋老虎”现象,即短期高温天气,但整体趋势是向凉爽过渡。

白露

处暑之后的下一个节气是白露,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白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气温下降明显,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形成晶莹透亮的露珠。

秋分

白露之后的节气是秋分,通常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这一天昼夜平分。

秋分标志着秋季的中点,气温继续下降,北方地区开始感受到明显的秋凉。

气温变化

处暑时节,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

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降水变化

处暑时节,降雨量呈现明显变化,部分地区可能迎来较多的降水,但整体上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

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可能会出现高温天气,即“秋老虎”现象。

物候现象

处暑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下一个节气是啥呀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二候天地始肃,万物开始凋零;三候禾乃登,农作物逐渐成熟。

这些物候现象反映了自然界在季节变化中的适应和变化。

处暑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白露和秋分是处暑之后的两个重要节气。处暑之后的气候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降水量减少。了解这些节气和气候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安排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8月22日至24日之间交节。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天气开始转凉。处暑的气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气温下降:处暑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影响我国,导致气温逐渐下降。北方地区气温下降明显,尤其是东北和西北地区,率先进入秋季。

2. 秋高气爽:在冷高压的控制下,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开始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天空晴朗,空气干燥,气温适中。每当冷空气南下,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则形成秋雨,带来明显降温。

3. 南方“秋老虎”:虽然北方气温下降明显,但南方地区由于副热带高压的短暂回跳,仍可能出现高温天气,这就是所谓的“秋老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秋老虎天气通常在处暑尾声结束,10月以后才能真正迎来秋高气爽的天气。

4. 雷暴活动较多: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在处暑期间雷暴活动仍较多。华南地区由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活跃,雷暴频繁;西南和华西地区由于地处副热带高压边缘,加之山地作用,雷暴活动也较为频繁。

5. 华西秋雨:进入9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少雨期,但华西地区秋雨偏多。华西秋雨的特点是雨日多,以绵绵细雨为主,雨量不大,但持续时间长,主要降雨时段在9、10两个月。

处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和饮食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习俗和饮食:

传统习俗

1. 放河灯:在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边举行放河灯仪式,传说可消灾免祸、求吉避凶,后来演变成民间娱乐和庆祝丰收的活动。

2. 泼水:云南傣族在处暑前后有泼水的民间风俗,人们会在街头巷尾、村寨广场等宽敞处搭起彩棚,供奉神灵,围坐一起敲锣打鼓、唱歌跳舞、泼水嬉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 祭祖:处暑前后民间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期间有开鬼门、竖灯篙、放河灯、普渡布施等仪式。

4. 拜魁星:中国民间尤其是文人中,普遍认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每年农历七月七日魁星生日时,会举行祭拜活动。

传统饮食

1. 吃鸭子:在中国许多地方,处暑节气有吃鸭子的习俗,"鸭"谐音"压",吃鸭子能压住"处暑"的火气,做法多样,如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2. 龙眼配稀饭:老福州在处暑时吃龙眼配稀饭,认为夏天人体消耗热量多,吃龙眼可补充热量。

3. 煎药茶:自唐代以来已盛行,人们会先去药店配制药方,在家煎茶备饮,有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好处。

4. 酸梅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饮用,口感酸中带甜,甜中微咸。

5. 白丸子: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