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一年一度的伏天即将来临。今年的伏天从何时开始?哪一天入伏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伏天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伏天?

伏天,又称三伏天,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指一年中气温最高、雨水最充沛的时期。伏天通常出现在农历六月,即公历的7月至8月之间。伏天期间,天气炎热,雨水充沛,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伏天的由来
伏天的由来,与古代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有关。古人认为,伏天是夏季最炎热的时期,此时天地之气相交,阳气旺盛,阴气收敛,人们容易生病。为了避暑降温,古人将这段时间称为“伏”,意为“隐藏”、“躲避”。
伏天的特点
1. 气温高:伏天期间,气温普遍较高,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
2. 雨水充沛:伏天是全年降雨量最多的时期,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 湿度大:伏天湿度较大,人们容易感到闷热。
4. 病毒、细菌滋生: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毒、细菌滋生,人们要注意预防疾病。
今年伏天何时开始?
根据农历和公历的对照,今年的伏天从7月11日开始,至8月20日结束。7月11日至7月20日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至8月20日为末伏。
今年哪天入伏?
今年的伏天入伏时间为7月1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逐渐升高,标志着伏天的正式开始。
伏天养生小贴士
1. 饮食宜清淡:伏天天气炎热,人们容易食欲不振,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2. 充足睡眠:伏天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
3. 注意防晒:伏天紫外线强烈,外出时要注意防晒,避免晒伤。
4. 保持通风:室内要保持通风,降低室内温度,提高舒适度。
5. 预防疾病:伏天是病毒、细菌滋生的高峰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
今年的伏天从7月11日开始,至8月20日结束。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我们要注意养生,预防疾病,度过一个愉快的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