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农事活动有哪些 都要干什么

小编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候特征包括高温、雷暴和台风频繁。这一时期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种植双季稻的地区,适时收获早稻和栽插晚稻至关重要。大暑时节也是蔬菜种植和管理的重要时期。以下是大暑时节的主要农事活动。

早稻收获

在大暑时节,早稻进入收获期,农民需要抓紧晴好天气适时收获,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早稻收获是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的重要环节,及时收获可以减少病虫害和风雨对作物的影响,确保粮食质量。

晚稻插秧

晚稻插秧在大暑时节进行,农民需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一般在7月底完成插秧工作。晚稻插秧时间紧迫,农民需要抓紧时间,确保晚稻能够在适宜的生长期内生长,争取足够的产量。

病虫害防治

大暑时节,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农民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病株和虫卵,科学使用农药进行防治。病虫害防治是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农民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

除草

除草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农民需要定期除草,保持农田的卫生和作物的健康生长。除草可以有效减少杂草与作物竞争水分和养分,保持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灌溉

大暑时节,气温高,蒸发快,农田水分需求大,农民需要根据作物需求科学安排灌溉时间和量,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合理灌溉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关键,农民需要根据天气和作物需求,合理安排灌溉,避免过度灌溉造成土壤板结。

保墒措施

农民需要采取抗旱保墒措施,如覆盖有机物、调整耕作方式等,确保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作物生长。保墒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干旱对作物的影响,确保作物在高温多雨的季节中健康生长。

遮阳降温

农民可以利用遮阳网、通风等方式降低田间温度,晚上进行强制性通风,让凉爽空气进入房间,降低菌棒温度。遮阳降温可以有效减少高温对作物的影响,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施肥

大暑时节,农作物生长迅速,对养分需求大,农民需要结合灌溉进行追肥,促进作物生长。科学施肥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撒粪

农民在收获了春播的农作物后,会施肥撒粪,为接下来的农作物播种做好准备。撒粪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下一季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大暑时节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农事活动,包括早稻收获及晚稻插秧、防虫除草、抗旱保墒、病虫害防治、通风降温和施肥撒粪等,以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丰富了农业生产的内涵。

大暑时节,农民伯伯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物理防治:

翻耕晒畦:通过翻耕和晒畦,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源基数。

灌水浸田:利用灌水浸田的方法,淹死部分病虫害。

高温闷棚:在高温条件下,关闭棚室,利用高温杀死病虫害。

2. 生物防治:

防虫网:在田间安装防虫网,阻止害虫进入。

昆虫性诱剂:使用性诱剂吸引并捕杀害虫。

杀虫灯:利用杀虫灯吸引并杀死害虫。

色板诱杀:在田间悬挂色板,吸引并捕杀害虫。

植物诱虫:种植一些具有驱虫作用的植物,减少害虫数量。

3. 化学防治: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和害虫低龄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施,注意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4. 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和落叶: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条件。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适时灌溉:根据作物需水情况,及时进行灌溉,保持田间适宜的湿度。

5. 监测和预警:

加强田间巡查: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安装监测设备:在田间安装病虫害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大暑期间,中国各地有许多传统的美食,这些美食不仅美味,而且有助于消暑降温。以下是一些大暑期间常见的传统中国美食:

1. 仙草: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称之为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大暑的农事活动有哪些 都要干什么

2. 伏茶:伏茶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草药煮成的茶水,具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在江西等地,人们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习俗。

3. 荔枝:在福建莆田等地,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的习俗。荔枝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

4. 羊肉汤:在华北地区和山东南部,大暑这一天有喝羊肉汤的习俗。羊肉汤具有温中益气、滋补身体的作用。

5. 老鸭汤:老鸭汤是南北各地流传甚广的食方,以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等食材煲汤,消暑滋补。

6. 姜汁调蛋:在台州椒江等地,大暑节气有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具有保健作用。

7. 青草豆腐:温州大暑习俗要煎青草豆腐,采用仙草、甘草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食用,清凉解毒。

8. 莲子汤:明清以来,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的功用。

9. 米糟:在福建的一些地区,过大暑讲究吃米糟,米糟是以糯米为原料发酵而成,可以补元气开胃提神。

10. 凤梨:在台湾,大暑时节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象征着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大暑时节,农民伯伯会根据作物的需水情况及时浇水,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对于水稻等水生作物,要保持田间有水层;对于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可采取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