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的农事安排?大暑的天气特点?

小编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气温高、湿度大,农事活动繁忙。了解大暑节气的农事安排和天气特点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早稻收获及晚稻插秧

大暑时节正值“双抢”时期,农民需要在高温环境下抢收早稻并抢种晚稻。早稻收获后,要及时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病虫害,确保丰产丰收;晚稻适时栽插,争取快速生长。

早稻和晚稻的抢种抢收是大暑时节的重要农事活动,直接影响到全年的粮食产量。农民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利用高温晴好的天气进行收割和插秧,以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收成。

防旱排涝

大暑时节气温高,田间水分蒸发快,农作物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农民需要及时灌溉,防止干旱影响作物生长;要做好排涝工作,防止洪涝导致病虫害滋生。

防旱排涝是大暑时节的关键措施,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合理的灌溉和排水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因干旱和洪涝导致的农作物损失,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

大暑时节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农民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玉米螟、玉米粘虫等。

病虫害防治是大暑时节的重要任务,农民需要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必要时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果园农事

在果园管理方面,需要摘心、疏枝、绑蔓,施肥、供水,并注意防裂果防日灼。例如,葡萄和猕猴桃在采收前30-40天浇施硫酸钾,叶面喷施钾、钙、锌等微肥。

果园农事管理需要细致周到,尤其是在果实接近成熟期,适当控水和补充钙肥可以有效减少裂果和日灼病的发生,确保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高温酷热

大暑时节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的时期,35度的高温司空见惯,部分地区甚至会出现40度的高温天气。高温酷热是大暑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类生活都有较大影响。农民需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确保作物和人员的安全。

雷暴和台风频繁

大暑时节雷暴和台风频繁,经常出现短时间内强降水和大风天气。雷暴和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和农作物倒伏,农民需要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农田和作物的安全。

湿热交蒸

大暑时节高温高湿,湿热交蒸,农作物生长迅速,但也容易引发病虫害。湿热交蒸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也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农民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大暑节气的农事安排主要集中在抢收抢种、防旱排涝、病虫害防治和果园管理等方面。高温酷热、雷暴和台风频繁是大暑时节的主要天气特点,农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收成。

大暑节气,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对健康和生活的美好期望。以下是一些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饮伏茶:伏茶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等中草药煮成的茶水,具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在温州等地,这个习俗被保留下来,村民会在村口的凉亭里免费提供伏茶,供来往路人饮用。

晒伏姜:在山西、河南等地,人们会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伏香:大暑时节,百姓们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烧伏香还有治疗疾病的功效,类似于中医的灸法,通过药香熏烤特定穴位来达到保健效果。

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送大暑船:在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一带,有送“大暑船”的习俗。渔民们将载有各种祭品的“大暑船”抬至码头,进行祈福仪式后,将其点燃并任其沉浮于大海中,以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吃荔枝、羊肉等:在福建莆田等地,人们有在大暑节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寓意着消暑滋补、增强体质。

斗蟋蟀:大暑时节,乡村田野蟋蟀众多,人们茶余饭后常斗蟋蟀取乐,增添了夏日生活的乐趣。

在大暑时节,防治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色板诱杀:在茶园等作物种植区,使用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吸引并捕捉害虫,减少害虫数量。

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安装杀虫灯,吸引并杀死害虫。

性信息素诱捕器:针对特定害虫,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干扰害虫的繁殖,降低害虫密度。

化学防治

高效低毒农药:在害虫严重时,使用茚虫威、虫螨腈、唑虫酰胺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广谱类农药进行喷洒。

生物农药: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农业措施

大暑节气的农事安排?大暑的天气特点?

合理施肥: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合理施用肥料,增强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及时灌溉:在干旱时期,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减少害虫的发生。

清沟排涝:在多雨时期,及时清理沟渠,防止积水,减少病害的发生。

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通过轮作、间作等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物理与化学结合:在必要时,结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综合应对病虫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大暑时节的病虫害,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以下是一些防暑降温的方法:

饮食调整

多喝水:每天至少喝7杯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食用清热食物:如西瓜、黄瓜、绿豆汤等,有助于降温解暑。

避免油腻食物: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穿着舒适

浅色衣物:选择浅色、透气的衣物,如棉质或亚麻,有助于反射阳光。

宽松服装:穿着宽松的衣服,有助于散热和吸汗。

生活方式调整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外出。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使用空调或风扇,但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其他措施

使用遮阳工具:如太阳帽、遮阳伞等,减少阳光直射。

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抵抗力。

常备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