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三候中的“鹖旦不鸣、虎始交、荔挺生”是古人对冬季气候变化和自然界生物活动的细致观察。以下是对这三个物候现象的详细解释。
鹖旦的生物学特性
鹖旦(hé dàn),又称寒号鸟,实际上是复齿鼯鼠,而非鸟类。这种哺乳动物在冬季因寒冷而不鸣叫,故得此名。鹖旦不鸣的现象反映了冬季极端寒冷的天气条件对生物活动的影响,显示出自然界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鹖旦的生态学意义
鹖旦的鸣叫通常在夜晚,祈求天明。在大雪时节,由于天气过于寒冷,鹖旦不再鸣叫,标志着阴气极盛,阳气萌动。这一现象不仅是对季节变化的记录,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老虎的繁殖行为
在大雪时节,老虎开始进入繁殖期,进行求偶交配。老虎的求偶行为通过发出震动山林的虎啸或留下强烈气味的排泄物来吸引异性。老虎的繁殖行为表明,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生物界的生命活动仍在继续,展示出生命的顽强和繁衍的渴望。
阴阳变化
“虎始交”不仅指老虎的交配行为,还象征着阴气极盛而阳气萌动,标志着自然界阴阳转换的开始。这一现象揭示了自然界中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生命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和变化。
荔挺的生长特性
荔挺是一种兰草,在大雪时节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荔挺的生长显示出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命的力量依然不可阻挡。荔挺的生长现象强调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即使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生命也能找到生存和繁衍的方式。
荔挺的文化象征
荔挺在古人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其抽芽现象被用来预示春天的到来和阴阳的转换。荔挺的文化象征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也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赞美。
大雪三候“鹖旦不鸣、虎始交、荔挺生”是古人对冬季气候变化和自然界生物活动的细致观察。这些物候现象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也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和适应能力。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奥秘,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大雪三候是指大雪节气中的三个自然现象,分别如下:
1. 一候鹖鴠不鸣:鹖鴠(hé dàn),即寒号鸟,是一种在寒冷季节仍会鸣叫的鸟类。到了大雪时节,由于天气过于寒冷,寒号鸟也停止了鸣叫,这是大雪节气到来的重要标志之一。
2. 二候虎始交:进入大雪节气的第二候,老虎开始寻找配偶进行交配,准备迎接新生命的诞生。这一时期,动物们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纷纷进入繁殖期或采取其他生存策略。
3. 三候荔挺出:荔挺是一种在大雪时节生长的草本植物,它能在寒冷的环境中顽强地破土而出,象征着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生命的力量依然不可阻挡。
大雪期间常见的天气现象包括:
1. 降温:大雪节气期间,气温显著下降,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的平均温度约在-20℃至-5℃之间,南方也会出现降雨或霜冻。
2. 大雪(暴雪):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但雪量并不是全年最大。
3. 冻雨(雨凇):强冷空气到达南方,特别是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容易出现冻雨。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雪花,到中层有时融化成雨,到低空冷层,又成为温度虽低于0℃,但仍然是雨滴的过冷却水,过冷却水滴从空中下降,当它到达地面,碰到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时,立刻发生冻结,就形成了冻雨。
4. 雾凇:在西北、东北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先后会有雾凇出现,湿度大的山区比较多见。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
5. 雾霾:12月份,在刚刚迈入冬季的江南,早晨气温比较低时,或是在雨雪过后,近地面湿度大,还有可能出现成片的大雾区。北方城市的雾霾天气也会打个照面。
6. 凌汛:在北方,特别是黄河流域,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即冰块堵塞河道,导致水位上涨,可能引发洪水。
大雪节气对农事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事活动的调整:
北方地区:随着气温显著下降,田间管理活动减少,进入农闲阶段。冬小麦已基本停止生长,主要进行冬耕和积雪覆盖,以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防止冻害。
南方地区:小麦、油菜等作物仍在缓慢生长,需要加强田间管理,施好肥,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确保安全越冬。
2. 果树管理:
大部分果树进入休眠期,但树体内部仍在进行生理活动。此时应进行冬季修剪,采取短截、疏枝、疏芽等措施,培养合理的丰产树形。进行清园管理,清除枯枝、病叶等,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
3. 蔬菜管理:
大雪后白天光照时间缩短,保护地栽培的蔬菜应采取早揭晚盖措施,增加光照时间,提高温度促进生长。大棚蔬菜要加强保温防寒,适时浇水和采收,注意控制温湿度,预防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
4. 茶园管理:
秋冬季是茶园管理的关键时期,应重施基肥,为来年春茶生长打下基础。进行清园管理,清除杂草和修剪下的枝叶,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茶园封园时可用石硫合剂等进行喷洒,降低越冬害虫和病原菌。
5. 粮油作物管理:
江淮及以南地区的小麦、油菜仍在生长,需注意施好肥,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华南、西南地区的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清沟排水。
6. 畜牧管理:
冬季野外牧草枯萎,需做好冬季补饲工作,确保畜禽有足够的营养。圈舍应关闭门窗,提高舍内温度,饮水不能温度过低,有条件的最好喂给温水。坚持放牧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