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大雪气候特点怎么样?

小编

大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它不仅是气候概念,反映了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还承载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活动。

定义和位置

定义: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位置: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

气候特征

气温显著下降:大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寒冷冬季,北方一些地区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

降水量增多: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降水量比秋天与初冬时增多,特别是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降水量(雨或雪)增多。

气温变化

显著下降:大雪节气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均低于10℃,已进入气候学意义上的冬季。

南北温差大:华南沿海地区气温较高,在15至20℃之间,南北温差显著。

降水变化

降水增多:大雪节气期间,降水量增多,从降雨转变为雨夹雪或降雪的可能性增大。

大雾天气:在华南地区,清晨通常会出现大雾天气,这种雾会在正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风力和积雪

风力较大:此时节多数地区会出现大风天气,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地区常刮西北风,风力强劲。

形成积雪: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在降雪之后,更容易形成积雪,北方等地的大地和河水也会被冰雪冻住。

空气干燥

虽然降水有所增多,但由于气温下降,天气会变得干燥,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导致空气中的湿度降低,人们会感到口鼻干燥。

腌肉

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如肉、香肠、咸鱼等,以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喝红薯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这个时候可以在家里多喝一些红薯粥,红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同时红薯可有效地防止钙流失。

其他习俗

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进补: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畏寒现象。

大雪节气不仅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还反映了气温和降水量的显著变化。其气候特点包括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风力较大、形成积雪和空气干燥。大雪节气还承载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活动,如腌肉、喝红薯粥和封河等。

大雪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以下是一些大雪节气的传统习俗:

1. 腌肉:

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如鱼、肉和光禽等,以迎接新年。通过向肉品中加入食盐和其他调料,使其成为高渗状态,以抑制或杀灭肉品中的微生物,达到食品保藏的目的。

2. 观赏封河:

大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大雪气候特点怎么样?

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期间,北方的河水已经封冻,成为人们游玩的好去处。人们可以在冰面上滑冰、溜冰、堆雪人等。

3. 喝红薯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大雪节气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纷纷穿上冬装,喝暖乎乎的红薯粥以保暖。红薯富含赖氨酸,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健脾养胃。

4. 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人们会选择多种食材进行滋补,如羊肉、牛肉、山药、百合等,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 赏雪:

大雪时节,雪景最为迷人。人们会到公园、山间、湖边等地方欣赏雪景,拍照留念,或进行诗词创作,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6. 滑冰和打雪仗:

在北方,随着河流与湖泊的结冰,滑冰、冰钓、冰球等冰雪活动成为大雪时节的一大亮点。孩子们会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尽情享受冰雪世界的乐趣。

7. 祭祖和祭灵:

在一些地方,大雪节气前后有祭祖的传统,表达对先辈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还有一些地方会祭拜灶王爷、雪神等,祈求家庭平安和丰收。

大雪节气时,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来抵御严寒。以下是一些适合在大雪节气多吃的食物:

蔬菜类

1. 白菜: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能增强抗病能力,预防感冒,润肠通便。

2. 白萝卜:性凉味辛甘,具有顺气消食、化痰止咳、生津润燥的作用,适合冬季食用。

3. 莲藕:秋冬季节的莲藕口感软糯,生食可清热生津滋阴,熟食则健脾消食补心血。

4. 山药: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适合冬季食用。

5. 洋葱:含有丰富的硫化物和挥发油,具有刺激消化液分泌、预防感冒和抗菌抗炎的功效。

水果类

1. 雪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功效,雪花梨润燥清风,药用价值很高。

2. 柚子: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C、钙等多种营养素,每100克果肉中含89克水分,可谓补水能手。

3. 红枣: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等作用,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必需氨基酸、铁元素等。

肉类

1. 羊肉:性温,能驱寒进补,益气补虚,适合煲汤或炖煮食用。

2. 乌鸡:具有滋补虚劳、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等功效的上好佳品。

3. 牛肉:富含蛋白质和热量,能够帮助身体迅速升温,增强御寒能力。

主食类

1. 红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养胃,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

2. 年糕:素有“消寒糕”的美称,老百姓认为大雪这一天吃上年糕,就会消除严寒。

其他

1. 桂圆:暖心补血的佳品,建议经常在家炖些桂圆粥。

2. 枸杞:护肝明目,适合冬季食用。

3. 八宝饭: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大雪节气期间,农事活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茶园管理:

清理茶园:将园内的枯枝、残叶、杂草等清理干净,减少越冬病虫的基数。

药剂封园: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病虫害。

新茶园种植:施足有机肥,按标准种植茶苗,提高成活率。

防寒防冻:做好根颈培土和茶树覆盖,防止冻害。

2. 果园管理:

冬季修剪:对葡萄、猕猴桃等落叶果树进行修剪,促进来年生长。

施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1.5吨,增强树体营养。

防寒越冬准备:做好果树的防寒措施,如覆盖稻草、培土等。

整地种植:开始整地,为来年春季种植做准备。

3. 蔬菜管理:

越冬防寒:做好蔬菜的越冬防寒工作,保护地栽培的蔬菜应早揭晚盖,增加光照。

清理秸秆:清理田间秸秆,深翻土壤,减少病虫害。

大棚管理:加强大棚内温湿度控制,预防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

种植规划: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种植的规划。

4. 粮油作物管理:

施肥:对江淮及以南地区的小麦、油菜施好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

防冻措施:做好防冻措施,如中耕培土、覆盖秸秆等。

清沟排水:注意清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5. 中药材管理:

种植管理:青钱柳大苗带土球开挖种植,小苗保护好根部。

覆盖保温:西红花、百合等药材覆盖稻草秸秆保温。

采收:铁皮石斛三年生以上鲜条采收,注意不伤新萌发条。

6. 食用菌管理:

水分管理:香菇生产管理以水分管理为主,及时注水、喷水。

通风:气温低时中午给菌床通风,保持适宜环境。

7. 畜牧管理:

保暖防寒:关闭门窗,提高舍内温度,堵塞风洞,铺垫干草。

补饲:冬季野外牧草枯萎,做好冬季补饲工作。

饮水管理:饮水不能温度过低,有条件的最好喂给温水。

放牧运动:坚持放牧运动,增强畜禽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