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简介 有什么由来的故事传说

小编

夏日炎炎,酷热难耐,我国传统节气中的“大暑”便是这样一段炽热的时光。大暑,顾名思义,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它标志着夏天的正式来临,也是人们避暑、养生的重要节点。大暑节气究竟有什么由来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寻大暑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传说。

大暑节气的由来

大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历法。据《尚书大传》记载:“夏至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这意味着,从夏至这一天开始,经过15天,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便迎来了大暑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普遍较高,降雨也相对集中。

大暑的气候特点

1. 气温高:大暑期间,我国南方地区气温可达35℃以上,甚至出现40℃的高温天气。北方地区气温也较高,但相对南方来说,温差较大。

2. 降雨集中:大暑期间,我国南方地区进入“三伏天”,雨水充沛,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北方地区则以雷阵雨为主,降雨量相对较少。

3. 湿度大:大暑期间,空气湿度较高,人体容易出汗,导致身体疲惫、食欲不振等症状。

大暑的由来传说

1. 大暑与“伏羲”传说:相传,伏羲氏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圣贤,他发明了八卦,预测了天气变化。在大暑这一天,伏羲氏预测到天气将异常炎热,于是他告诫人们要躲避炎热,保重身体。从此,大暑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气,提醒人们注意避暑养生。

2. 大暑与“神农”传说:神农氏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农业之神,他教民耕种,发明了农具。在大暑这一天,神农氏发现了一种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他告诫人们,在大暑期间要多吃这种草药,以应对炎热的天气。大暑又被称为“神农节”。

3. 大暑与“伏羲女娲”传说:相传,伏羲女娲是大暑节气的守护神。他们在大暑这一天,会降临人间,为人们带来清凉和幸福。大暑又被称为“伏羲女娲节”。

大暑的养生之道

1. 饮食调养:大暑期间,人们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西瓜、黄瓜等。要适量补充盐分,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2. 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中午适当午休,以缓解疲劳。

3. 运动保健: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散步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避暑降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开高温时段。在家中,可以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大暑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醒我们要关注身体健康,注意避暑养生。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一优良传统,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大暑时节。

大暑节气简介 有什么由来的故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