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屈原100字

小编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屈原其人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才华横溢,胸怀壮志,一心想为国家出谋划策,振兴楚国。由于奸臣当道,他屡遭排挤,最终被贬谪至汨罗江。

投江自尽

屈原在贬谪期间,深感国家民族危亡,内心痛苦不已。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悲愤交加,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民众哀悼

屈原投江自尽后,当地民众深感悲痛。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们纷纷划船寻找屈原遗体,却始终无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在每年的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以此表达对屈原的哀思和敬意。

粽子起源

为了防止鱼虾侵害屈原遗体,当地民众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虾不敢靠近。从此,粽子便成为了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有多种口味,有甜有咸,寓意着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祝福。

艾叶、菖蒲驱邪

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在门口挂艾叶、菖蒲,以驱除邪气。相传,屈原投江后,江中的鱼虾纷纷前来觅食,导致江水变得浑浊。为了净化江水,人们将艾叶、菖蒲投入江中,以此驱除邪气,保护屈原遗体。

端午节习俗

除了龙舟比赛、吃粽子、挂艾叶、菖蒲外,端午节还有许多习俗。如:喝雄黄酒、戴香囊、穿五毒衣等。这些习俗都蕴含着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纪念屈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端午节的影响

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屈原100字

端午节不仅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还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如今,端午节已成为国际性的节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庆祝端午节的习俗。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源于屈原的故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文化传统。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纪念屈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个美好的节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