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作为中华文化中一门神秘而古老的学问,充满了天地玄妙的奥秘。说起风水中最核心的精髓,说没人不知道“取穴法则”那可就错啦。取穴,说白了就是选个好地方,“穴”像人的命门一样,选得好,财运、福气自然来,选不好,就算布局再好,也难保顺利。取穴法则到底是怎么个用法?咱们这就慢慢聊聊。
选穴要看环境
风水讲究“地形势”和“环境”至关重要,取穴之前,风水师都会仔细观察周围的山水走势。比如说,山要有靠,水要有环绕,不是随意找个地方安家就行了。山太高太直的,像一样穿过来的气场,对人家不太友善。水如果横流不稳,也容易带来不安稳的运势。选穴不能着急,要看清楚整个环境的大势,和周围的气场是否协调。
寻穴如寻人脉
取穴很像找个好靠山,有靠山人的气场才长久。讲究“藏风聚气”,意思是风不把气吹跑,把气藏住让它聚集起来,才能生财。像山包围一样的地形,气就稳当;如果地形开阔空旷,气就容易散失。选穴时一定要找这种能够聚气的地方,不然小院子里面再怎么布置,也难聚福气。
“龙脉”和穴位关系
老一辈讲龙脉传说,说这山脉像条龙一样蜿蜒曲折,穴位的选取很重要,要找龙脉上的“穴”,那是龙的眼睛,气血汇聚的地方。取穴的法则就是要沿着这条“龙”走,选在气血最旺的地方,这样龙气传子孙,家运才不会断。虽然现代科学不能完全证明,但风水中讲这招法,很多人领悟得挺透。
看朝向定穴位
穴位还得选得朝向要正,像人养身子一样讲究阴阳平衡。太阳光直射的地方不一定好,阴暗潮湿地方同样不好。取穴法就要看这穴怎样面对外界的气场,有利于家里人的气运。老话说“左青龙,右白虎”,其实是说左右环境的气场要平衡,穴位朝向要配合天地的变化。若朝南向阳,得阳气旺盛,财运也跟着旺。
地势高低讲究
取穴法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则是地势,有高有低,气才能流动顺畅。穴位忌讳在太低洼的地方,水气重容易带来不利的风水影响,也会让气血滞留,不通畅。高处见阳,低处藏水,这样的地势才是生气勃勃的好穴位。老百姓找选地时,经常讲“前低后高”,这就是让气不容易散,容易聚财聚福。
看水脉配穴
类似于血脉脉络一样,水脉决定气流的走向。取穴法则很看重水的布局,水环绕的地方气场最好,水流应缓缓而稳,不急不乱。急流猛水,气就像被冲散一样,难聚家运。在选择穴位时,常常会观察附近有没有溪流、池塘或者其它天然的水源,一旦水环抱穴位,那可谓是天赐福地。
人气与地气共振
风水骨子里还有人和地的共振,取穴不单单是看地理环境,必须考虑宅主和家庭的人气。比如说,一个人注定性格温和,气场柔和,取穴法则就需要选更安静舒适的穴位,反之性格刚强者,适合选择比较有冲劲的穴。人与穴位合得来,气才顺,人才能顺。
顺应自然,莫强求
风水的取穴法则虽有规律,但也讲究顺应自然。强求一个穴位,本来不适合,勉强安家,只会给自己带来不顺。咱们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取穴智慧告诉我们,要细细体味环境,听天地的声音。取穴讲究“随山就势,不违自然”,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取穴法算不上简单的学问,也不单单靠笔墨能写完,说到底是件要用心去感受的事儿。风水,就是天地间看不见的脉络,如果没掌握住取穴的精髓,那风水布局也就少了根基。老百姓常说,风水好坏随缘,取穴正是不偏不倚,让缘起于自然,家运自然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