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结婚送亲时,选择合适的人去送亲是有讲究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送亲人选和注意事项,以及对“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一传统寓意。
男性长辈
送亲的长辈通常是女方直系叔伯,如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如果没有直系叔伯,会选择最亲的、最近门的长者。选择长辈送亲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家族中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威,还能体现出女方家庭对婚礼的重视和对新人的祝福。
男性平辈
平辈中,新娘的亲兄弟、表兄弟或堂兄弟也可以参与送亲。平辈送亲可以增加婚礼的亲切感和热闹气氛,同时也体现出家族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
伴娘
伴娘通常由未婚女性担任,可以是新娘的好朋友或亲戚。伴娘的选择也要注意与新娘的辈分相同,避免长辈或晚辈担任。伴娘在送亲过程中起到陪伴和协助的作用,选择合适的伴娘可以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
送亲人数
送亲人数通常遵循“单去双回”的原则,即新郎接亲人数为单数,送亲人数与接亲人数相加后为双数,寓意“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一传统寓意着新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成双成对。
送亲路线
送亲路线不能走回头路,要选择一条顺畅无阻的路线,寓意新人的人生之路一帆风顺。避免回头路象征着避免反悔,选择顺畅的路线则寓意新人的生活顺利,没有阻碍。
离娘肉
送亲时需带上离娘肉,通常由一块带有七根肋条的猪肉组成,用红色纸包好,并搭配两瓶红葡萄酒和一根芹菜。离娘肉象征着新娘离开娘家,开始新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
成双成对
“夫妻双双把家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寓意,象征着新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成双成对。这一寓意体现了中国人对婚姻的美好祝愿,希望新人能够携手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传统习俗
这一成语不仅出现在婚礼上,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寓意事情顺利完成,好事成双。这一成语体现了中国人对对称和双数的重视,认为成双成对会带来好运和幸福。
女儿结婚送亲时,选择合适的人去送亲非常重要,通常由男性长辈或平辈担任,伴娘也可参与。送亲时需注意人数、路线和带离娘肉等传统习俗。“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一传统寓意着新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成双成对。
女儿结婚送亲的亲戚和朋友的选择以及相关的讲究如下:
送亲人员选择
男性长辈:通常由新娘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担任,他们需具备稳重、威严的气质,能够在关键时刻撑起场面。
男性平辈:如果新娘有亲弟兄或者表兄弟、堂兄弟,这些亲近的兄弟也是送亲的合适人选。
伴娘:伴娘通常由新娘的好友或亲戚担任,需是未婚女士,陪伴新娘左右,协助完成婚礼仪式。
其他亲友:新娘的朋友、姐妹等也可以作为送亲队伍的一部分,但需注意部分地区新娘的亲姐姐或妹妹不宜送亲。
送亲过程中的讲究
送亲人数:传统上送亲人数为单数,寓意“单去双回”,象征新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送亲队伍人数一般在5到15人之间,具体根据男方接亲队伍人数调整。
送亲路线:送亲路线应避免回头路,寓意一帆风顺,象征新人人生之路顺畅无阻。
携带离娘肉:送亲时需携带离娘肉(带有七根肋条的猪肉),象征新娘离开父母,开始新生活。男方需准备一袋面和两瓶红葡萄酒,分别寓意“离娘面”和“离娘肉”。
送亲服饰:送亲人员应穿着得体、整洁,女性一般选择裙子或套装,男性选择西装或中山装,颜色以红色为主,寓意吉祥如意。
送亲时间:送亲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通常在新娘化妆完成后,等待新郎接亲队伍到达后出发。
礼品准备:送亲队伍中的人可准备书籍、文具、糕点、糖果等礼物,表达对新娘新婚的祝福。
女儿结婚送亲时,父母需要准备的物品既包括传统嫁妆,也涵盖生活用品和现金红包等,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准备事项:
传统嫁妆
子孙桶:包括大桶、脚盆、水桶,桶内放置花生、红枣、桂圆等,寓意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红色脸盆:一个红塑料盆中放置新娘帮公婆买的皮鞋和袜子及帽子各一件,鞋子里需放置袜子、3节花生、糖各2块。
糖罐子:一对糖罐子,里面放一些糖,寓意甜甜蜜蜜。
红箱子:两个红色的陪嫁箱,中国传统说法叫龙凤箱,祝福新人的婚姻永远和谐美满幸福。
珠宝首饰:女方出嫁前,男方家都会给女方买三金或者五金,这些东西新娘是需要在大婚当天佩戴在身或者携带到夫家去的。
生活用品
床上用品:包括床单、被套、枕头等,一般以大红色为主,寓意婚姻生活的和谐与美满。床上用品的数量最好为双数,以符合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好事成双”寓意。
洗漱用品:如牙刷、牙膏、洗发水、沐浴露等,这些日常用品虽然普通,但寓意着女儿婚后生活品质的提升。数量上也应为双数,以体现吉祥如意。
家居用品:如拖鞋、睡衣、内衣裤等,这些物品的选择应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让女儿在婚后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
厨房用具:如餐具、厨具等,这些物品不仅可以帮助女儿在婚后更好地照顾自己,也体现了父母对女儿生活能力的认可和鼓励。
现金红包
压箱钱:父母会在陪嫁箱的四个角和中央放上体己钱,这样可以让男方觉得女儿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也能让女儿在婚后生活中应对不时之需。
见面红包:一般多准备几个,用于婚礼当天给新娘的兄弟、伴娘等。
其他物品
嫁衣:通常由红色丝绸等高档面料制成,寓意喜庆、吉祥。
家电物件:一般陪嫁的家电都是洗衣机、电视机、空调、冰箱、音响等,记得提前商量,免得买重复了。
汽车: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准备一辆车作代步用,让女儿婚后出行更加便利。
女儿结婚送亲的路程中确实存在一些讲究,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讲究:
送亲路线的选择
避免回头路:送亲路线应尽量选择顺畅无阻的道路,避免回头路,因为回头路在传统观念中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寓意着反悔,不利于新人未来的婚姻生活。
避开不吉利地点:应尽量避免经过医院、殡仪馆等不吉利的地点,以确保送亲过程的顺利和新人的心情愉悦。
送亲人数和车辆
单去双回:新郎接亲时车辆数量通常为单数,而女方送亲的车辆数量应与之相匹配,使总数为双数,寓意着“夫妻双双把家还”,象征着新人婚后生活的幸福美满。
送亲人数:送亲的人数一般在5到15人之间,具体人数应根据男方的接亲队伍人数来调整,通常会尽量凑成一个圆满的偶数,如10人或12人。
送亲人员的选择
男性长辈:送亲的人多为女方家的男性长辈,如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等。这些长辈需具备稳重、威严的气质,能够在关键时刻撑起场面。
避免特定亲属:孕妇、姑嫂姨妈以及与新人生肖相冲的人通常不宜参与送亲,以免给新人带来不祥之兆。
特殊习俗
带上离娘肉:送亲时需携带离娘肉,即一块带有七根肋条的猪肉,用红纸包裹,并配以两瓶红葡萄酒和一根芹菜。这一习俗象征着新娘即将离开父母的庇护,开始自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