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寒露三侯是什么?

小编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气候的显著变化。了解寒露节气的含义、三候、习俗和养生之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健康。

气温下降与露水凝结

气温下降:寒露节气标志着气温的显著下降,露水增多且更加寒冷,地面上的露水可能凝结成霜。

露水凝结:寒露时节的露水不仅温度低,而且即将凝结成霜,这反映了季节从凉爽向寒冷的过渡。

昼夜温差大

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寒露三侯是什么?

昼夜温差:寒露节气后,昼夜温差较大,北方地区可能会出现初霜,南方地区秋意渐浓。

气候特点: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

鸿雁来宾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这是寒露节气的第一候,标志着候鸟开始南迁。

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菊有黄华

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盛开的菊花对应了杜甫和李清照的名篇,象征着晚秋的美景。

饮菊花酒

寒露时节,菊花盛开,人们会饮菊花酒,又称“长寿酒”,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观红叶

寒露时节是赏红叶的好时节,尤其是北方地区,如北京香山,红叶满山,美景如画。

秋钓边

在江南地区,寒露节气前后有“秋钓边”的习俗,气温下降迅速,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觅食,钓鱼更易上钩。

吃螃蟹

寒露前后,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民间有“西风响,蟹脚痒”的说法。

养阴防燥

饮食调养: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寒露时节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

适当添衣:寒露过后,气温逐渐下降,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足部的保暖,避免“寒从足生”。

适量运动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寒露时节适合走跑健身运动,倒走健身对机体平衡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情绪调节

寒露时节,天气渐冷,日照时间减少,容易引发人们的忧郁情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参加户外活动或进行体育锻炼以调节情绪。

寒露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气候的显著变化,气温下降,露水凝结,昼夜温差大。寒露有三候: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寒露时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如饮菊花酒、观红叶、秋钓边和吃螃蟹。养生方面,应注重养阴防燥、适当添衣、适量运动和情绪调节,以适应季节变化,保持健康。

寒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以下是寒露节气的一些传统习俗:

1. 登高: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

2. 饮菊花酒: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3. 吃花糕: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4. 赏红叶: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5. 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

寒露时节养生可以参考以下方面:

1. 起居调养:应早睡早起,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注意增添衣物,尤其是足部保暖,避免“寒从足生”。

2. 饮食调养:饮食宜“收”,少吃辛辣发散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可适量多吃甘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银耳、梨、柿子等,以养阴润肺。

3. 运动调养: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爬山等,但运动时间不宜太早,避免大汗淋漓,以保持阴液内敛。

4. 情志调养:秋季万物萧条,日照时间缩短,常给人增添几分忧愁情绪,应注意调节情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5. 保健小技巧:如常揉暖身穴、经常晒后背、出门前泡脚等,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寒露节气适合吃以下食物:

1. 温补和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苹果、柿子、梨子、葡萄、莲藕、南瓜、胡萝卜等果蔬类食物,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帮助增强免疫力,防止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2. 杂粮类:如大麦、小米、糯米、绿豆等,这些食物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及微量元素,可以帮助消化调节肠胃功能,增强身体的抵御力。

3. 坚果类:如核桃、杏仁、花生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可以增强体力,缓解疲劳。

4. 食用菌类:如香菇、银耳、木耳等,这些食物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5. 芝麻:寒露时节,天气转寒,人们开始注重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芝麻作为秋季的滋补佳品,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用。

6. 菊花酒/菊花茶:寒露时节,菊花盛开,人们有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适量饮用对身体有益。而菊花茶则以其清肝明目、疏风清热的特性,是秋季养生的佳品。

7. 柿子:民间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的谚语。寒露时节,柿子成熟,皮薄肉厚,味道甘甜。柿子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润燥的作用,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8. 花糕:由于寒露与重阳节相近,很多地区有吃花糕的习俗。花糕是用糯米粉、白糖、桂花等原料制成的糕点,形状像花,寓意“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