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第五个阶段。了解寒露过后的节气及其气候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季节变化和农事活动。
霜降
寒露过后的节气是霜降,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通常在每年的10月22-24日之间,此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
霜降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这个时期,北方地区开始出现初霜,南方地区也开始感受到寒冷的天气。
立冬
寒露之后的下一个节气是立冬,通常在每年的11月7-8日。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气温进一步下降,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气候从秋季向冬季的全面转变。北方地区已经进入深冬,南方地区也开始进入寒冷的季节。
秋季
寒露过后,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秋季。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霜降,之后便是冬季。尽管寒露过后气温下降,但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秋季。秋季的特点是天气凉爽,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冬季
寒露之后的节气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气温低,降雪增多。冬季的到来意味着气温骤降,天气寒冷。这个时期,北方地区进入深冬,南方地区也开始进入寒冷的季节。
气温下降
寒露时节,气温明显下降,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温度会比白昼低很多,昼夜温差加大。气温下降是寒露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随着冷空气的频繁南下,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人们需要适时增添衣物以防感冒。
露水增多
随着气温的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在夜间凝结成露水,因此“寒露”之名由此而来。露水增多是寒露时节的一个显著特点。露水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气温的下降,也预示着天气的转凉。
秋燥明显
寒露时节,空气干燥,容易出现秋燥症状,如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秋燥是寒露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由于空气干燥,人们需要注意饮食调养,多摄入润燥生津的食物,以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寒露过后的节气是霜降,之后是立冬。寒露过后,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秋季,但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秋燥明显。了解这些节气和气候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做好保暖和养生的准备。
寒露节气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少雨干燥等。具体来说:
1. 气温下降:寒露节气后,气温逐渐下降,每下一场雨温度就要降低5℃左右。白天的最高气温开始降到22℃以下,早晚的最低气温开始降到10℃以下,昼夜温差较大。
2. 昼夜温差大:寒露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这种温差变化使得早晚感觉寒冷,需要增添衣物以防感冒。
3. 秋燥明显:随着气温的下降,空气湿度逐渐降低,天气变得干燥。容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需要注意润肺益胃,防秋燥。
4. 少雨干燥:寒露节气后,降水减少,天气干燥。北方地区雨季结束,南方地区也进入少雨季节,需要注意防火和保湿。
5. 露水增多且寒冷:寒露节气后,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露水带有寒意,快要凝结成霜。这也是“寒露”名称的由来。
寒露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秋燥明显。具体常见的天气现象包括:
1. 气温下降: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尤其在北方地区,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较大。南方地区气温也逐渐下降,但相对北方较为温和。
2. 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早晚凉意明显,需要注意保暖。
3. 秋燥明显:由于雨季结束,空气变得干燥,秋燥现象明显,容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
4. 露水凝结: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凝结成露水,使大地潮湿。这象征着秋季的植物和大地开始进入休眠期,生长活动逐渐减缓。
5. 冷空气南下: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南下,南方地区容易出现温度低、风力大的天气现象,尤其是“寒露风”对晚稻等农作物危害极大。
6. 降水减少:寒露节气后,降水量减少,尤其是华北地区,降水量一般只有白露节气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
寒露节气是秋收、秋种、秋管的重要时期,主要的农事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秋收
北方地区:忙着收获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和梨、石榴、苹果、柿子等水果。
江淮及江南地区:单季晚稻即将成熟,双季晚稻正在灌浆,要注意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
南方地区:晚稻进入收获季节,应抓紧时间收割晚稻。要及时采摘棉花,“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秋种
长江流域:是直播油菜的适宜播种期,应先播甘蓝型品种,后播白菜型品种。
华北平原:甘薯薯块膨大逐渐停止,应根据天气情况抓紧收获,争取在早霜前收完。北方地区:抓紧秋收,防干旱影响冬小麦播种。要适时播种小麦,“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秋管
晚稻:对于晚熟的水稻要做好水浆管理,尤其是大穗型品种及再生稻二茬,切忌断水过早。
油菜:加强油菜苗床管理,适期早栽。在栽前的5 - 7天追施送嫁肥和打好送嫁药,在移栽前一天浇透起身水,并施足基肥,开好三沟,搞好苗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其他: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秋施肥:在耕地前,施入有机肥和化肥,为下一季作物生长提供养分。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