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引起的一种低温冷害,主要影响南方晚稻的生育期。了解寒露风的定义、类型、影响及应对措施,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有效防范其带来的风险。
定义
寒露风是指在秋季寒露节气前后(通常在9月1日至10月10日之间),因冷空气入侵或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导致双季晚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受阻,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或以上低于22℃的低温天气过程。
寒露风主要发生在南方晚稻生育期,尤其是抽穗扬花期,这时如遇低温,会导致水稻空壳、瘪粒,减产严重。
类型
寒露风分为干冷型和湿冷型两种。干冷型天气晴朗干燥,日平均气温较低,白天日照强但夜间气温低;湿冷型天气阴雨连绵,日照不足,土壤过湿。
干冷型寒露风主要影响水稻的生理活动,而湿冷型寒露风则会导致水稻感染病害,影响光合作用和灌浆过程。
对晚稻的影响
寒露风会导致晚稻抽穗缓慢,不整齐,花药不能正常开裂、散粉,花粉活力降低,影响授粉受精过程,从而导致空壳率增加,产量下降。寒露风对晚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抽穗扬花期,这一时期对低温最为敏感。低温会导致花粉不能正常成熟和受精,影响水稻的结实率。
其他影响
寒露风还会延缓或停止灌浆过程,造成瘪粒,影响稻谷的品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水稻植株死亡。寒露风不仅影响产量,还会影响稻谷的品质,降低其市场价值。防范寒露风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预测结果
根据最新的气象数据和模型预测,2025年湖南地区可能在寒露节气前后出现较为明显的寒露风天气,尤其是在10月上中旬。2025年湖南寒露风的预测显示,这一时期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低温天气,对晚稻生产构成威胁。农业生产者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应对措施
针对寒露风的预测,农业生产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抗寒品种:选择抗寒性较强的晚稻品种,能够在寒露风来临时减少损失。
合理安排播种期: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品种生育期,合理安排晚稻的播种时间,确保安全齐穗。
加强田间管理:在寒露风来临前,灌深水保温,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和“920”等调节剂,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
病虫害防治:寒露风期间,晚稻生长势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具体措施
调节水肥:在寒露风到来前,稻田灌深水,寒露风来临时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叶面喷雾防寒抗冻。
喷施叶面肥:每亩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或其它防冻抗寒剂,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
喷施“九二0”:对于即将抽穗或已经抽穗的稻田,结合喷施叶面肥,每亩喷施“九二0”1-2克,促进水稻提前抽穗,避开盛花期遇上低温风害。
病虫防控:寒露风过后,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和防治,确保晚稻的正常生长。
寒露风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2025年湖南地区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寒露风天气。农业生产者应通过选用抗寒品种、合理安排播种期、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有效防范寒露风带来的风险,确保晚稻的丰收。
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侵入引起的显著降温现象,对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等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较大影响。以下是寒露风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详细介绍:
寒露风对农作物的影响
1. 对晚稻的影响:
空壳瘪粒:寒露风会导致晚稻在抽穗扬花期遭遇低温,造成花粉粒不能正常成熟和受精,形成空壳和瘪粒,导致减产。
生长受阻:低温会延缓或停止晚稻的灌浆过程,导致瘪粒,甚至出现籽粒未满而禾苗已先枯死的现象。
干冷型和湿冷型:干冷型寒露风以晴冷干燥为特点,导致晚稻体内水分失调;湿冷型寒露风则以低温阴雨、少日照为特点,影响晚稻的光合作用。
2. 对其他作物的影响:
油菜:寒潮来袭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油菜正处于现蕾抽薹期,低温可能导致叶片皱缩、僵苗,部分抽薹油菜出现茎秆开裂、幼蕾变黄变干。
冬小麦:北方冬小麦处于越冬期,耐低温能力强,寒潮过程最低气温不超过冬小麦冻害耐受温度,不会造成明显冻害。
应对措施
1. 晚稻的应对措施:
提前收割:通过使用乙烯利等催熟剂,提前3-5天收割晚稻,避开寒露风的影响。
田间管理:对尚未抽穗的田块,采取灌深水保“胎”,以保持田间温度;对发育较慢的田块,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适量“九二O”,促使提早抽穗。
增温措施:对正处抽穗扬花的田块,灌深水保温御寒,有条件的喷施增温剂,增强抗寒能力。
2. 油菜的应对措施:
田间管理:已成熟的蔬菜、温棚果蔬及时采收上市;露地蔬菜、油菜等可采用秸秆、草木灰、谷壳灰铺盖的方式护根保墒防冻,有条件的地区可喷施有机水溶性肥料增强植株抗寒性。
设施防护:做好设施大棚、畜禽圈舍和水产养殖等防寒防风措施,冷空气来临前做好设施大棚的检修、支撑和加固。
2025年湖南寒露风的具体时间和影响范围如下:
具体时间
开始时间:2025年10月8日08:40:57
结束时间:2025年10月23日11:50:39
影响范围
主要影响区域:湘中、湘南等地,特别是永州东部、郴州大部、株洲南部等地寒露风的风险较高 。
对农业的具体影响:寒露风将造成水稻花粉败育和失去活性,授粉受阻,不利抽穗开花结实,导致空壳率增加,造成晚稻减产 。
防范措施
提前喷施化控试剂:如“九二〇”、磷酸二氢钾等,促进晚稻提早齐穗,提高抗低温能力。
田间灌水调温:寒露风来临前一天在田间灌15-20cm深水,以水调温,提高田间小气候温度,减轻低温危害。
加强田间管理:寒露风结束后,加强田间管理,喷施叶面肥等,促进恢复生长。
寒露风与寒潮的区别及预防措施如下:
定义
寒露风: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侵入后引起显著降温,导致水稻减产的低温冷害。它多发生在“寒露”节气前后,影响华南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
寒潮: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地区侵袭,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的灾害性天气。
区别
发生时间和地域:寒露风主要发生在秋季“寒露”节气前后,影响中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寒潮则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和初春时节,影响范围更广,包括中国大部分地区。
影响对象:寒露风主要影响水稻等农作物,导致空壳、瘪粒,减产;寒潮则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多方面都有影响。
气象条件:寒露风通常由冷空气入侵或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引起,降温幅度和持续时间较短;寒潮则是由强冷空气南下引起,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
预防措施
寒露风的预防措施:
提前预测和预报: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对寒露风天气的实时预报,提前做好准备。
调整种植策略:如使用乙烯利等生长调节剂提前催熟水稻,避开寒露风危害。
田间管理:对尚未抽穗的田块采取灌深水保“胎”,对发育较慢的田块结合叶面喷施肥料促使提早抽穗,对正处抽穗扬花的田块灌深水保温御寒。
寒潮的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手、脸等暴露部位,穿戴防护用品如帽子、围巾、手套等。
居家防护:检查房屋保暖状况,储备防寒保暖用品,使用取暖设备时注意安全,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出行准备:出行前查看天气和路况,准备好防滑鞋、手套等,驾车时注意车速和车距,避免急刹车。
健康防护:老弱病人尽量减少外出,注意饮食调理,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