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农事有哪些,农林牧渔四面告诉你

小编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生长迅速。以下将从农林牧渔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小暑时期的农事活动。

种植作物

小暑时期是夏季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包括稻谷、棉花、花生等。在小暑之前要完成田间的杂草清除和土壤的整理工作,确保农作物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吸收。

小暑时节作物的种植和管理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提前清除杂草和整理土壤,可以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灌溉排水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降雨稀少,土壤水分流失快,灌溉成为一个重要的农事安排。及时浇水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灌溉是确保作物在高温季节正常生长的关键措施。合理灌溉不仅能满足作物的水分需求,还能降低土壤温度,防止作物蒸腾过多导致水分丧失。

病虫害防治

小暑时期是病虫害繁殖的高峰期。农民可以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病虫害监测、间隔施药、合理施肥、病残体销毁等,以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作物损失,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施肥

小暑时节气温高,农作物生长迅速,植株需要更多的养分供应。这时要及时进行追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施肥是保证作物生长的重要措施。合理施肥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风降温

猪舍地面洒水降温,鸡舍采取湿帘纵向通风,以降低畜禽舍内的温度。高温季节,畜禽容易中暑,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畜禽中暑,保证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饮水供给充足

每天要洗刷换水,确保饮水清洁,做到不断水。充足的饮水供给是畜禽健康生长的保障。在高温季节,畜禽对水的需求量增加,确保饮水供给充足可以有效防止畜禽脱水和中暑。

饲料品质提高

蛋鸭饲料品质要提高,增加蛋白质饲料配比。提高饲料品质可以增强畜禽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止中暑和疫病发生。

防疫注射

做好猪丹毒、猪肺疫防疫猪注射,防止疫情发生。防疫注射是保障畜禽健康的重要措施。及时进行防疫注射,可以有效预防畜禽疫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修剪与抚育

对果树进行摘心、疏枝、绑蔓等修剪工作,促进果树健康生长。修剪和抚育可以有效促进果树的生长和结果,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防虫防治

及时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防治果树病虫害,如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杀虫灯等。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果树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果树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防洪防汛

做好台风天防风措施,以免大风吹断茎叶。防洪防汛是林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及时采取防风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树木因台风等极端天气受损,保障林业生产的稳定。

增饵防病

各种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速,饲料要新鲜,投喂易少量多次。增饵防病是渔业管理中的重要措施。合理投喂饲料,可以有效促进鱼类的生长,同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增氧与水质管理

加强增氧,及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清理,适时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及底质。良好的水质管理和增氧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鱼类因缺氧和水质恶化而死亡,确保渔业生产的稳定和高效。

防病与消毒

及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清理,防止鱼、虾、蟹等发生病害。防病和消毒是渔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及时采取消毒和防病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鱼类病害的发生,确保渔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小暑时期的农事活动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与管理、畜牧业管理、林业管理和渔业管理。农民和养殖户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合理安排农事工作,确保农作物和畜禽的健康生长,提高农田和养殖场的产量和质量。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暑降温、防洪防汛等各项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小暑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频繁,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以下是小暑时节农事活动的具体安排:

1. 水稻管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需保持田间干湿适宜;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追施穗肥;单季晚稻正在分蘖,需及早施好分蘖肥;双季晚稻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

2. 玉米管理:春玉米处于灌浆乳熟期,注意防止早衰和干旱;夏玉米处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期,需水量大,注意及时灌溉。

3. 蔬菜管理:高山反季节蔬菜、辣椒、茄子逐步进入采收期,做好适时采收,做好排水防涝和防旱工作。

4. 果园管理:葡萄、猕猴桃及时摘心,柑桔、桃、李等其他水果新梢一般留20-30厘米摘心;及时疏除徒长枝和多余的营养枝;做好病虫害防治。

5. 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扦插色板、安装杀虫灯和性信息素诱捕器等;分类合理采摘,因树制宜,更新茶园及幼龄茶园以留养为主,分批打顶采;茶园覆盖遮荫,利用作物秸秆、山草、绿肥等材料覆盖茶园行间土壤,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清沟排涝,遇到暴雨时,及时疏通茶园沟渠,排水降渍。

6. 中药材管理:三叶青修剪,适当修剪过密的茎叶;白芨、黄精继续做好遮阴和水肥管理;重楼做好台风天防风措施;铁皮石斛做好棚内通风,防止霉菌。

7. 畜牧管理:通风降温,猪舍地面洒水降温,鸡舍采取湿帘纵向通风;饮水供给充足,要求每天要洗刷换水,同时饮水要清洁;饲料品质要提高,增加蛋白质饲料配比;做好防疫注射,防止疫情发生。

小暑期间,气温高、湿度大,是病虫害高发期。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1. 安装杀虫灯和性信息素诱捕器: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进行诱杀,减少害虫数量。

2. 使用色板:扦插色板可以吸引并捕捉害虫,减少其对植物的危害。

生物防治

小暑农事有哪些,农林牧渔四面告诉你

1. 引入天敌:如瓢虫、草蛉等,可以有效控制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数量。

2. 以虫治虫:利用异色瓢虫防控蚜虫,智利小植绥螨防控红蜘蛛,东亚小花蝽防控蓟马等。

化学防治

1. 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害虫发生初期,可选用茚虫威、虫螨腈、唑虫酰胺等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2. 合理使用杀菌剂:针对叶斑病、黑斑病等病害,可选用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农业措施

1. 及时修剪:清理病虫枝,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

2. 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病虫能力,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3. 清沟排涝:防止田间积水,减少病害的发生。

综合防治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方法,制定综合防治方案,有效控制病虫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小暑期间有效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小暑时节,气温较高,雨水丰沛,光照充足,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下是小暑时节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具体分析:

水稻

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在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需要保持田间干湿适宜。

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

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

双季晚稻: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

玉米

春玉米:处于灌浆乳熟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注意防止早衰、促进灌浆。

夏玉米:处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期,期间需水量大,应避免过早断水。

蔬菜

高山反季节蔬菜:如辣椒、茄子逐步进入采收期,需要注意适时采收和防治病虫害。

其他蔬菜:应做好排水防涝和防旱工作,确保正常生长。

水果

葡萄、猕猴桃:及时摘心,疏枝、绑蔓,做好病虫害防治。

柑桔、桃、李:新梢一般留20-30厘米摘心,注意疏除徒长枝和多余的营养枝。

茶园

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茶园管理:做好清沟排涝、覆盖遮荫等工作,保持土壤湿度。

中药材

三叶青:适当修剪,避免过密或过稀影响生长。

白芨、黄精:继续做好遮阴和水肥管理,保证土壤湿润不积水不干旱。

重楼:做好台风天防风措施,以免大风吹断茎叶。

铁皮石斛:做好棚内通风,防止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