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它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但并不是所有地方在立冬当天都进入冬季。立冬的物候特点主要体现在气温下降、水面结冰和土地冻结等方面。
节气定义
立冬的节气定义: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它表示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气象学定义: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立冬并不等同于入冬。入冬的标准是以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至10℃以下为准。
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在北方地区,立冬后气温明显下降,进入寒冷季节,可能会出现初雪。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在立冬后天气逐渐变凉,但通常不会立即进入冬季,气温下降较为缓慢。
水始冰
立冬时节,水面开始结冰,但冰面较薄,太阳一出来就会融化。这种现象在北方较为明显,河流、湖泊的边缘首先会出现一层薄冰。
地始冻
随着气温的持续降低,土地也开始冻结。立冬时节,地表的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土壤中的水分因低温而结冰,导致土地变得坚硬。
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后,野鸡等鸟类因为寒冷而少见了,而在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颜色相似的大蛤。古人认为这是野鸡到立冬后变成大蛤了,实际上这是由于动物迁徙和气候变化的结果。
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但并不是所有地方在立冬当天都进入冬季。北方地区在立冬后气温明显下降,进入寒冷季节,而南方地区则逐渐变凉。立冬的物候特点主要体现在气温下降、水面结冰和土地冻结等方面,这些现象反映了季节的转换和气候变化的规律。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传统习俗。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立冬习俗:
1. 祭祀:在古代,立冬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天子会出郊迎冬,并赐群臣冬衣,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家人给予表彰和抚恤。民间也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祈求来年丰收。
2. 贺冬(拜冬):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宋代每逢立冬,人们会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士大夫家拜贺尊长,民间男女也会更鲜衣以相揖,称为“拜冬”。
3. 补冬: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犒赏家人,进行食补。北方人喜欢吃饺子、羊肉、狗肉等温补食物;南方人则爱吃鸡鸭鱼肉、麻油鸡、姜母鸭等热补食物。
4. 酿黄酒(冬酿):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适合酿酒发酵,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5. 吃饺子:在中国北方地区,立冬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受冻。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6. 扫疥:过去在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7. 吃生葱: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立冬时,老南京人特别注意吃生葱,以抵抗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
8. 冬泳:现在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创新,如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会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立冬后,天气逐渐寒冷,养生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立冬后养生的建议:
起居养生
早睡晚起:立冬后,应顺应自然界的闭藏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蓄积。
保暖防寒:及时增添衣物,特别注意头部、颈部、脚部的保暖,避免受寒。
室内通风:虽然要保暖,但也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
饮食养生
温补为主:立冬后,饮食应以温补为主,适量增加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如羊肉、鸡肉、核桃、栗子等。
多吃黑色食物:中医认为黑色食物入肾,有助于补肾藏精,可以多吃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食物。
滋阴润燥:冬季气候干燥,应多吃大白菜、菠菜、白萝卜、鲜枣、石榴、苹果、柑橘、柿子等应季果蔬,以补充机体水分,调节胃肠道功能。
运动养生
适量运动:立冬后,运动应以舒缓为主,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汗出过多,耗损心阳。
晒太阳: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适当晒太阳可以壮人体阳气,使气血和畅,阴寒得除。
情志养生
静心宁神:立冬后,应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保持心情愉悦、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怒。
其他养生方法
艾灸:艾灸是冬季养生的好方法,可以通过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效果。
穴位按摩:按摩肾俞穴、关元穴和涌泉穴等养生穴位,可以增强体质,抵御寒冷。
立冬后判断天气是否转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 气温变化:
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尤其是北方地区降温明显。可以通过观察气温计的变化来判断天气是否转冷。
2. 降水情况:
立冬后,降水减少,空气变得干燥。如果立冬当天下雨或下雪,预示着整个冬天可能会比较寒冷。
3. 物候现象:
立冬有三候:“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如果这些物候现象出现,说明天气已经开始转冷。
4. 风向和风力:
如果立冬当天刮北风,说明冷空气南下,预示着冬天会比较寒冷。相反,如果刮南风,则可能预示着冬天会比较暖和。
5. 农谚和民间经验:
例如,“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凌”、“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等农谚可以帮助判断冬季的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