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具有啥种寓意;有余的诗句有哪些

小编

“有余”常见有以下几种寓意:

物质富足:表示在财物、资源等方面有盈余,不匮乏。意味着生活较为宽裕,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之外还有多余的储备,体现出一种经济上的稳定和富足状态。比如“年年有余”,就是人们希望每年都能有剩余的粮食和财富,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能力有余:指一个人的才能、精力等超出了所承担的任务或工作的要求。意味着具备更强的能力和更大的潜力,不仅可以轻松完成本职工作,还有余力去拓展其他领域或承担更多责任。例如“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解决问题轻松自如,体现出能力上的充裕。

精神富足:表示在精神层面有丰富的体验和满足感,不空虚寂寞。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丰富的兴趣爱好和深厚的情感寄托,能够在精神世界中获得愉悦和充实。比如一个人热爱艺术、阅读,在精神层面有诸多追求和收获,就可以说他精神上有余。

福泽深厚:寓意着福气和恩泽绵延不断,不仅有当下的好运和福气,还有多余的福分可以延续到未来,保佑子孙后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祈求福泽有余,希望家族能够繁荣昌盛、幸福安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此处虽未直接出现“有余”,但与之形成对比反差)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有余”寓意常体现在丰收有剩余的情境中,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丰收的年景里,农家有足够的鸡和猪来招待客人,体现出物质上的有余。

“有余”直接体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儿酿就百花蜜,留得香甜有余味。” 后两句虽不是古诗原文,但化用意境,蜜蜂辛勤酿蜜,蜜有香甜有余味,可引申为成果有富足、有余之感。而古诗中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虽无直接“有余”,但采药可能有收获有余的联想。不过更典型的是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二首·其一》)描绘出粮食丰收,公私粮仓都装得满满的,体现出物质上的极大有余。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前两句诗未直接体现“有余”,但荷花盛开、荷叶繁茂,可让人联想到生机有余。而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舟自横,有一种闲适、自在,仿佛世间纷扰对其无影响,精神上有余的意境。更直接的是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晚霞绚烂多彩,有余霞铺展的美景,展现出一种视觉上的富足、有余之感。

表达能力、精力有余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杜甫《饮中八仙歌》) 其中 “李白斗酒诗百篇” 体现出李白饮酒后才华横溢,写诗的精力、能力有余,信手拈来便有众多佳作。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极力夸赞李白作诗的才华和能力,其创作时才思泉涌,有超出常人的表现,可理解为能力上有余,能够轻松创作出震撼人心的诗篇。

体现福泽、精神有余

有余具有啥种寓意;有余的诗句有哪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愿,希望人们都能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里蕴含着一种精神上的富足和对他人福泽绵延的期许,可引申为希望人们福泽有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诗人陶渊明归隐田园,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间望见南山,体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精神上无比富足、有余,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