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20周年,歌曲《七子之歌》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首歌曲不仅是对澳门回归的纪念,更是对中华民族爱国情怀的深刻表达。以下将详细介绍《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和由来。
时代背景
闻一多的留学经历:闻一多于1922年赴美国留学,正值中国社会的动荡时期。他在美国期间,亲身体验了种族歧视的屈辱,这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中国的屈辱历史:当时的中国正遭受列强的侵略和瓜分,澳门、香港、台湾等地相继被割让或租借,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创作动机
对祖国的思念:闻一多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思念和对失地的悲痛之情愈发浓烈。他选择了七个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中国港口,写下了组诗《七子之歌》,以表达对祖国的深切眷恋和对失地的悲愤。
激发民族意识:通过诗歌,闻一多希望唤起民众的爱国情怀,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独立和统一而奋斗。
选取过程
纪录片《澳门岁月》:199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澳门岁月》,总编导李凯在翻阅闻一多的诗集时发现了《七子之歌》,并决定将其作为纪录片的主题曲。
作曲家李海鹰的谱曲:李海鹰在接到谱曲任务后,被闻一多的诗句深深打动,仅用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谱曲工作。他特意融入了潮汕民歌的特点,使歌曲更具历史感和文化共鸣。
影响
广泛传唱:《七子之歌》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共鸣,成为经典的爱国歌曲。1999年澳门回归时,这首歌被选为主题曲,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
文化传承:这首歌不仅在澳门回归时广为传唱,也在每年的澳门回归纪念日被重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子之歌》不仅是对澳门回归的纪念,更是对中华民族爱国情怀的深刻表达。通过闻一多的创作背景和歌曲的选取与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这首歌曲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提醒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澳门回归20周年庆祝活动的亮点丰富多彩,涵盖了文化、科技、教育、音乐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澳门在“一国两制”下的繁荣发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亮点:
1. 微视频和MV:
《澳门,正青春!》 和 《盛世莲花》 等微视频展示了澳门的青春活力和美丽景色。
MV《七子新歌》 以动人的旋律和歌词,表达了对澳门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眷恋。
2. 科技创新:
澳门大学新校区 的建设是澳门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校区位于广东省横琴岛,面积从0.05平方公里扩展到1.09平方公里,体现了国家对澳门教育事业的支持。
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 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例如,“金创克”团队通过现代技术让传统中医药焕发新生。
3. 文化交流:
澳门国际青年舞蹈节 的巡游表演从大三巴牌坊起步,穿行澳门历史城区,展示了澳门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活力。
《情暖濠江》 系列纪录片通过真实的故事,展现了澳门回归20年来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的幸福感。
4. 音乐与艺术:
英国小哥“天籁之音” 挑战演唱《七子之歌》,引起了广泛关注,展示了澳门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我爱你,中国》——澳门 通过音乐和影像,表达了澳门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5. 教育与青年发展:
港澳台青年学子盛夏逐梦神州 活动为港澳台青年提供了实习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湾区涌动的“澳门新力量” 系列报道展示了澳门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的故事,体现了澳门与内地紧密联系和共同发展的成果。
澳门回归20年来,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是一些显著的变化: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澳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99年的519亿元(澳门元)增加到2018年的4447亿元,人均GDP也从12万元跃升至67万元。
经济多元化:特区积极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除了传统的旅游业和业,还着力发展会议展览、中医药、特色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会展业场地超过19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近12倍。2018年,国际展览业协会将澳门评为过去5年内表现最出色的展览市场。
就业和财政:本地居民充分就业,失业率从回归之初的6.3%下降到2018年的1.8%。特区累计财政盈余达5056亿元,外汇储备为1636亿元,较1999年分别增长193倍和6.2倍。
社会发展
民生改善:特区在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65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取养老金、敬老金、现金分享等,平均每月可达6099元。澳门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4岁,居世界前列。
教育和医疗:澳门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并提供多种教育资助。医疗卫生方面,支付约74%的医疗费用,个人仅需支付26%,并实现了“全民健康覆盖”。
文化和社会和谐: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社会和谐稳定。特区积极推动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2017年台风“天鸽”袭击澳门后,社会各界守望相助,展现了澳门人的团结精神。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历史背景
这些地方在近代史上被列强割让或租借,成为中华民族的痛。以下是这些地方的相关历史背景:
香港: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99年。
澳门:1887年《中葡友好通商条约》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台湾: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1945年回归。
威海卫:1898年《订租威海卫专条》租借给英国,1930年收回,1945年设威海市。
广州湾:1899年《广州湾租界条约》租借给法国,1945年归还,设湛江市。
九龙: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
旅顺-大连:1898年《旅大租地条约》租借给沙俄,1905年日本占领,1945年回归,1955年旅顺归中国,大连成为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