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不同地区的结婚风俗各具特色。农村地区的结婚风俗更是丰富多彩,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以下将详细介绍农村结婚满月的风俗和一些常见的结婚习俗。
回门
回门,也称为“归宁”,是婚后第三天或第四天新娘带着新郎回娘家省亲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象征着新娘从婆家回到娘家,表示婚姻生活的开始。回门习俗不仅是对新娘的尊重,也是对娘家的一种回访,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亲情的延续。
满月茶
满月茶是新生儿满月时的一种庆祝方式,通常由新娘的父母或长辈主持,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参加。宴席上会准备各种礼品和食品,如爆米花、红枣、花生、麻饼等,寓意新生儿健康成长。
满月茶不仅是庆祝新生儿满月的方式,也是对亲朋好友的感谢和尊重,体现了乡村社区的互助与和谐。
剃胎发
在满月当天,家人会为新生儿剃去胎发,寓意从头开始,祈求新生儿未来健康、幸福。有些地方还会在剃发时进行一些吉祥的仪式,如用雄黄画桃等。剃胎发习俗反映了家长对新生儿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仪式。
订婚
订婚是结婚前的重要仪式,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提亲,双方家长同意后交换定亲贴,并择吉日进行订婚。订婚仪式上,男方会送上定金钱和礼品,女方则回赠礼物。订婚仪式是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双方家庭的诚意和对未来婚姻的期待。
迎娶
迎娶是婚礼当天的重要环节,男方会带着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接新娘,通常包括花轿、彩礼等。新娘在上轿前会进行一些传统的仪式,如开脸、上头。迎娶仪式充满了传统色彩,体现了对新娘的尊重和对婚姻的神圣感。
压床
压床是在新婚前夕,由新郎请“五福”老人将新床铺好,并和新郎的未结婚弟弟一起睡在新床上,寓意早生贵子。压床习俗不仅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也是对新婚夫妇美好生活的祝愿。
回门
回门是婚后第三天或第四天,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省亲,带上礼品向岳父岳母请安。新娘在娘家会住上一段时间,再由新郎接回。回门习俗不仅是对新娘的尊重,也是对娘家的一种回访,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亲情的延续。
农村结婚满月的风俗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回门、满月茶、剃胎发等习俗,也有现代社会中的一些新变化。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对新生儿的祝福和对新婚夫妇的尊重,也反映了乡村社区的互助与和谐。
农村结婚的禁忌因地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婚日期选择:农村结婚通常会选择农历的“吉时”,避开清明、鬼月等不吉利的日子。结婚日期还需要避开杨公忌日、四离日、四绝日等传统忌讳的日子。
2. 婚礼当天禁忌:
属相相冲:新人下轿时,属相相冲的人不能看,以免不吉利。
孕妇不宜参加:孕妇不能参加婚礼,以免带来不好的运气。
送亲人员:新娘离家时,只能由哥哥弟弟送,姑姑不能送,因为“姑”与“孤”谐音,不吉利。
过桥和路口:接亲路上遇到桥头和路口时,需要放鞭炮、撒糖和钱,以求吉利。
喜事丧事不冲:婚礼期间应避免与丧事相冲,以免影响新人的运势。
3. 婚礼仪式禁忌:
铺床:铺床时需要在枕头下放桃木斧头、枣、栗子等,寓意早生贵子。铺好的床在婚礼结束前不能坐人。
点喜烛:喜烛由父母点燃,不能吹灭,象征婚姻长久。
找鞋穿鞋:新郎接亲时需要通过游戏找到新娘的鞋子,象征珍惜婚姻。
改口:新人在接走新娘前需要改口,叫岳父岳母“爸妈”,并接受改口费红包。
4. 其他注意事项:
不走回头路:迎亲回来时不能走娶亲时的路,寓意夫妻不走回头路。
小孩禁入礼堂:因小孩容易哭,所以不宜进入婚礼礼堂,以免不吉利。
生肖禁忌:属虎的人或寡妇不宜观礼及进新房。
新娘衣物:新娘的礼服忌有袋口,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农村结婚仪式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 相亲:男女双方通过媒人介绍见面,互相了解。
2. 订婚: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提亲,双方家长商定婚事。
3. 择吉:选择结婚的良辰吉日。
4. 备婚:男方准备新房,女方准备嫁妆。
5. 迎娶:新郎到新娘家接亲,新娘出嫁。
6. 拜堂: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父母。
7. 敬茶:新郎新娘向父母敬茶,改口。
8. 闹洞房:亲友们在新房中闹洞房,增添喜庆气氛。
9. 回门: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娘家。
农村结婚有许多常见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婚礼的仪式感,还寄托了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间传说:
1. 金砖接轿的故事:
在庄河地区,新娘下轿时,双脚必须先踩在用金箔纸包好的四块砖上,这些砖被称为“金砖”。这个习俗寓意着新娘带来财富和好运。传说中,有一家因为新娘踩碎了金砖,反而带来了好运,而另一家则因为新娘踩碎金砖而遭遇不幸。
2. 压红砖的传说:
在临朐地区,结婚时会在门楼顶上压上两块用红纸包裹的红砖,这个习俗源于一个传说。古时候,宋太子和师爷苗先生路过一户人家,看到他们在“黑煞”日办喜事,宋太子在门楼顶上放了两块砖作为记号。几年后,他们再次路过,发现这户人家过得很富足,原来是因为红砖带来了好运。
3. 新娘戴凤冠坐大轿的传说:
在泰顺地区,新娘出嫁时要戴凤冠、穿彩衣、坐八抬大轿。这个习俗起源于宋朝,杨令婆奉旨挂帅,率领杨门女将出征,平藩得胜后,仁宗皇帝为了表彰她们的功绩,下旨让杨家姑娘出嫁时戴凤冠、穿彩衣,坐八抬大轿。
4. 洞房的传说:
“洞房”一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三圣母和书生沈博在山洞中结缘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将新婚夫妇的房间称为“洞房”。另一种说法是尧与鹿仙女在山洞中结婚,因此人们也将新婚的房间称为“洞房”。
5. 三媒六证的传说:
这个传说讲的是新郎通过三个皮匠的帮助,找到了代表婚姻六证的物品(剪子、尺子、镜子、斗子、秤和算盘),最终娶到了新娘。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婚姻中媒人和婚姻仪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