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为什么要吃鸡?白露节气之后还会热吗?

小编

白露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这个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了解白露节气吃鸡的原因以及白露节气之后的天气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健康。

传统习俗

大吉大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象征着吉祥和好运,因此白露节气吃鸡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祝福。

滋补身体:白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人体需要滋补。鸡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够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疾病。

健康益处

温中补脾: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易于消化:童子鸡的肉里含蛋白质较多,老鸡的肉里含蛋白质少,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适合需要补充营养的人群。

地域特色

浙江温州:在浙江温州等地,白露节有吃“十样白”煨鸡或鸭的习俗,据说可以滋补身体,去除风气(关节炎)。

崇明地区:在崇明地区,白露节气吃鸡不仅寓意大吉大利,还具有实际的健康益处,特别是整只童子鸡蒸熟后食用,味道鲜美,是补身佳品。

气温变化

昼夜温差大:白露节气后,昼夜温差逐渐拉大,白天午间气温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凉意。昼夜温差可达8℃—16℃。

冷空气南下:白露节气标志着夏季风向冬季风转变,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气温下降速度加快,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

气象特点

温度下降:白露节气后,气温明显下降,特别是在内陆地区,温度下降幅度较大,有时会出现低温天气。

降水减少:随着冷空气的增加,降水量减少,天气逐渐干燥。

农事活动

秋收准备:白露节气后,各地陆续进入秋收阶段,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华北地区开始进行秋收,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

防秋燥:白露时节,天气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唇干、皮肤干裂等症状,饮食应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如秋梨、薏米、番薯、豆腐等。

白露节气吃鸡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具有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的健康益处。白露节气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天气逐渐转凉,进入秋收阶段。了解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健康。

白露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转凉,露水凝结,自然界的万物也随之发生变化。以下是一些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

收清露

习俗介绍:在白露节气,人们有收集露水的习俗。据《本草纲目》记载,露水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如延年益寿、治疗消渴等。人们会在清晨时分用盘子等容器收集露水,用于泡茶或入药。

文化背景:这一习俗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认为露水具有净化、挡煞的作用,象征着健康和长寿。

饮白露茶

习俗介绍:白露茶是指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此时的茶叶经过夏季的酷热后,口感更加醇厚,深受茶客喜爱。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文化背景:白露茶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成为秋季的佳饮,体现了人们对时令美食的追求与享受。

祭禹王

习俗介绍:在江苏太湖畔,白露时节是祭拜治水英雄大禹的重要日子。渔民们将大禹尊为“水路菩萨”,通过盛大的香会表达对他的感激与敬仰。

文化背景:这一习俗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恩。

吃龙眼

习俗介绍:在福建福州等地,有白露吃龙眼的习俗。人们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可以大补身体,因为龙眼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

文化背景:龙眼的谐音还寓意着开运吉祥,深受人们喜爱。

吃番薯

习俗介绍: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

文化背景: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丰收的喜悦。

酿白露米酒

习俗介绍:在我国南方不少地区都有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每年白露节气,家家户户都开始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米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文化背景:白露米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人们社交和庆祝丰收的重要方式。

十样白

习俗介绍: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于白露之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

文化背景: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药物的利用和对健康的重视。

秋社

习俗介绍: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大约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神灵的喜庆活动。

文化背景:秋社体现了人们对土地的敬畏和对丰收的庆祝。

白露节气适合吃的食物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水果

梨: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清肺润肺、生津止渴、润肠通便,非常适合白露节气食用。

葡萄:葡萄性平、味甘酸,有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

龙眼: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合在白露时节食用,尤其是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

蔬菜

莲藕:莲藕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钙质、铁质等营养成分,能够清热润燥、解渴除烦。

百合:百合具有宁心安神、清心除烦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可以帮助缓解上火、失眠等不适症状。

菠菜:菠菜富含叶酸、铁质和维生素C,能够补血养颜、增强记忆力和免疫力。

主食

薯类:红薯、土豆、山药等薯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消化功能,适合白露节气食用。

粳米:粳米口感饱满,营养丰富,适合用来煮粥或做米饭,有助于补充体力。

饮品

白露茶:白露茶经过夏季的酷热后,味道更加浓郁、醇厚,适合在白露节气饮用。

蜂蜜水:蜂蜜水有润肤、润喉、生津的作用,适合秋季干燥的气候。

其他

核桃: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适合秋季食用。

银耳:银耳富含天然植物胶质,有助于滋润肺部,适合在白露节气食用。

白露节气为什么要吃鸡?白露节气之后还会热吗?

白露节气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气候干燥,此时养生应注重润肺防燥、调和阴阳、保暖防寒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生建议:

饮食调养

滋阴润肺:白露时节,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主,适当多选择芝麻、雪梨、百合、荸荠、银耳、蜂蜜、藕等食物,有助于缓解秋燥引起的干咳、咽干等症状。

健脾润燥: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如秋梨、苹果、香蕉等时令水果,以及龙眼、红枣等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避免寒凉:白露后应减少生冷、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内热,导致肠胃不适。

起居调养

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规律,早睡可以养阴,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生发。

保暖防寒:白露之后,天气转凉,应注意保暖避寒,尤其是腹部、背部及足部,以防寒邪入侵。

泡脚:每晚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利于阴阳相合,改善睡眠质量。

运动调养

动静结合:白露时节适合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但应注意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避免空腹晨练:习惯晨练的朋友,晨起锻炼不能空腹,若气候已经转凉,晨练的时间最好选择9点以后。

情绪调养

宁心安神:秋季万物凋零,容易引发消极情绪,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可以通过适当的娱乐活动或与朋友交流来舒缓情绪。

养生小妙招

中药代茶饮:可以使用菊花、枸杞、麦冬等具有清热润肺、养肝明目功效的中药代茶饮。

穴位保健:按摩或艾灸尺泽、太渊、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等穴位,以补肺润肺、健脾养胃、培土生金、补肾纳气、滋阴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