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大六壬寄宫法 大六壬天干寄宫

小编

大六壬寄宫法是大六壬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天干在地盘上的寄宫位置。了解这一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大六壬预测。以下将详细介绍大六壬寄宫法的基本概念、应用及其历史渊源。

天干寄宫的定义

寄宫的定义:天干寄宫是指将天干放在地支所对应的宫位上。例如,甲木寄于寅宫,乙木寄于辰宫,丙戊寄于巳宫等。

寄宫口诀:甲课寅兮乙课辰,丙戊课巳不需论;丁己课未庚申上,辛戌壬亥是其真;癸课原来丑宫坐,分明不用四正神。

天干寄宫的计算方法

阳干寄禄:阳干寄于禄神所在的宫位。例如,甲木的禄神在寅,因此甲寄于寅宫。

阴干寄冠带:阴干寄于禄神前一位。例如,乙木的禄神在卯,卯前一位是辰,因此乙寄于辰宫。

四课的计算方法

取第一课:将日干写在上方,然后根据天干寄宫的位置,将天盘上的字写在日干之上。

取第二课:将日干寄宫天盘上的字的地盘位置找出对应的天盘字,写在第一课的上方。

取第三课:将日支写在上方,然后根据日支寄宫的位置,将天盘上的字写在日支之上。

取第四课:将日支天盘上的字的地盘位置找出对应的天盘字,写在日支天盘上所得字的上方。

实战案例

婚姻预测:在李三和的案例中,通过分析干支上下相合的情况,预测了婚姻的成功与后续的讼事。

战事预测:在另一个案例中,通过分析干支上神的自刑和相害情况,预测了夫妇失散的情况,并后续的团聚。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指出,大六壬与奇门遁甲有血缘关系,大六壬实际上是地支学,而奇门遁甲是天干学。

起源与发展

起源:大六壬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认为它是由周易的坤卦演变而来,另一种认为它是由河图演变而来。

发展:大六壬在汉朝、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于文人名士之间,唐宋以来,明清相继,传承至今。

文化影响

名人传奇:历史上许多医学名家和文人名士都精通大六壬,如孙思邈、邵彦和等。

文化传承:大六壬不仅是一种占卜术,还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六壬寄宫法是大六壬术中的核心概念,通过天干在地盘上的寄宫位置,结合四课的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这一方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现代仍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通过学习和掌握大六壬寄宫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古老的预测工具。

大六壬神课金口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预测术数,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运算方法。以下是关于大六壬神课金口诀的相关信息:

大六壬神课金口诀的组成

入式歌解:涉及地分、将神、贵神、人元等概念。

十大格局:包括分局课、合局课、伏吟课、反吟课、三合课、待用课等。

神煞大全:如财神、喜神、贵神、旬中空亡、大空、天德、月德、天喜、天赦等。

大六壬神课金口诀的特点

预测范围广:涉及天时、地理、人事等。

方法灵活简便:易于学习和应用。

信息量大:通过不同的课体和神煞,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

大六壬神课金口诀是中国古代预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运算和解读,能够提供关于天时、地理、人事等方面的预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预测并没有科学依据,应合理看待其结果。

大六壬寄宫法是一种古老的预测方法,通过特定的公式和规则,将天干地支与时间、空间相结合,以判断吉凶祸福。需要明确的是,预测吉凶并非科学的方式,其结果也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依靠科学和理性思考,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依赖于预测或超自然力量。

大六壬寄宫法的基本原理

天干寄宫:根据特定的口诀,确定天干在地支的宫位。例如,甲木寄宫在寅,乙木寄宫在辰。

四课三传:通过起四课和发三传的过程,分析课式的生克关系,以判断事物的吉凶。

大六壬寄宫法的应用

预测方法:结合问卜者的具体问题,使用大六壬寄宫法进行占卜。例如,询问某事的结果、方向、利弊等。

解读课式:根据四课三传的结果,结合五行生克、神煞等元素,对课式进行解读,以判断吉凶。

新派大六壬寄宫法 大六壬天干寄宫

大六壬寄宫法是一种复杂的预测方法,需要深厚的知识和经验。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大六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预测术数,其中天干寄宫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天干寄宫是指将十天干分别寄放在十二地支的特定宫位上,以便进行占卜和预测。以下是一个大六壬天干寄宫的具体应用实例:

实例分析

假设我们要用大六壬预测一个事件,选择的日期是2024年1月7日20时,此时的干支为癸卯年乙丑月庚午日丙戌时。

1. 确定日干:我们需要确定日干,即庚。

2. 查找寄宫:根据大六壬的寄宫规则,庚的寄宫为申。

3. 排四课:接下来,我们需要排四课,即干、支的阳神和阴神。以日干庚为用神,查表得庚寄申宫。

4. 起三传:我们根据四课来起三传,即初传、中传和末传。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用到九宗门中的别责法,如果四课中有不备的情况,比如只有三课备齐,或者没有上下贼克、遥克等。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六壬课式,进而对预测的事件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大六壬的预测结果并非绝对,而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保证其真实性或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请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避免盲目相信或依赖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