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气温骤降和昼夜温差增大,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有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霜冻措施,帮助农民保护农作物。
灌溉法
通过向田间灌水,增大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增加空气湿度和温度,减少辐射散热。灌水的田块作物叶面温度在夜间比不灌水的提高1-2摄氏度。
灌溉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霜方法,适用于大面积农田。它不仅能提高田间温度,还能保持土壤湿度,减轻霜冻对作物的影响。
烟熏法
在霜冻即将发生时点燃发烟物,使烟雾成幕,降低热辐射,减慢降温和增加植株间温度。可选用易发烟的柴草或化学药剂发烟防霜。
烟熏法适用于小面积作物防霜,能有效阻挡寒风侵袭,保持土壤温度。使用化学药剂发烟防霜比用柴草省工且经济,但需选择对人和作物无害的药物材料。
覆盖法
用草帘、席子、泥钵、塑料布、草木灰等覆盖在作物上,使地面田间的热量不易散失,延迟收获期。覆盖法适用于小面积作物防霜,能有效减少地面热量散失,保持作物温度。适用于种植蔬菜、果树等。
增施肥料
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作物抗寒能力,提高其自身免疫力。对于易受冻的果树等,可进行树干涂白,反射阳光、减小昼夜温差。增施肥料能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和免疫力,特别是对于果树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涂白树干还能防止病菌和虫卵滋生。
使用植物防冻剂
例如仙人宝植物防冻剂,能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形成保护膜,抵御低温霜冻侵袭,达到抗冻、抗寒的目的。植物防冻剂在冬季低温、早春寒流、霜冻等不良环境下效果显著,能打破休眠、促发芽、多生根,提高座果率,恢复弱苗死棵。
及时抢收
在霜冻来临前,将可以采收的蔬菜及时抢收入库保存,不能采收的可以对蔬菜作物喷洒一次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提高蔬菜作物的抗寒性及耐逆能力。及时抢收成熟的作物,避免霜冻对其造成损害,同时喷洒叶面肥能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
灾后补救
对已受冻害的作物,及时追施肥料,施用腐熟的稀粪水和喷施叶面肥,促进新芽萌发生长。对于受冻严重的田块,提早收获,改种其他作物。灾后补救措施能减轻霜冻对作物的影响,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及时追施肥料和喷施叶面肥,能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和生长速度。
加强病虫害防治
低温冻害后,蔬菜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等高湿型病害易发,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等虫害多发。建议采取喷施叶面肥、防控病害等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能减少霜冻后作物病害的发生,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霜降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有重要影响,采取科学的防冻措施和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霜冻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灌溉、烟熏、覆盖、增施肥料和使用植物防冻剂等方法,都是有效的防冻手段。及时抢收、灾后补救和加强病虫害防治,也是保障农作物安全过冬的重要措施。
霜降期间,采取适当的防霜冻措施对保护农作物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霜冻措施:
1. 覆盖法:使用塑料薄膜、稻草、草帘、席子、草木灰等覆盖在作物上,以阻挡寒风侵袭,保持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
2. 适时浇水:在霜降前后合理浇水,增加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减少辐射散热,从而减轻冻害影响。
3. 增施肥料: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提高其自身免疫力。
4. 使用植物防冻剂:如仙人宝植物防冻剂,能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形成保护膜,抵御低温霜冻侵袭。
5. 烟熏法:在霜冻即将发生时点燃发烟物,使烟雾成幕,降低热辐射,减慢降温速度,增加植株间温度。
6. 灌溉法:在霜冻来临前进行灌溉,使土壤储存足够热量,减轻冻害影响。
7. 树干涂白:对果树等易受冻的植物进行树干涂白,既能反射阳光、减小昼夜温差,又能杀死树干上的病菌和虫卵。
8.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控制播种量,注意播种深度,及时镇压,促进种子萌发,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
9. 翻耕农田:收割完庄稼后,及时清理秸秆和根茬,深度耕翻土地,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提高土壤肥力。
10. 设施保温:对于设施蔬菜,及时关闭放风口,固定温室周边易漂浮物,防止损坏棚膜,必要时可增设立柱、支架,加强设施的抗压能力。
霜降节气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气温骤降和昼夜温差大:霜降标志着气温骤降和昼夜温差增大,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有重要影响。低温霜冻会使作物细胞内的水分结冰,破坏细胞结构,导致植株受损甚至死亡。
2. 作物防冻需求增加:霜降后,农作物需采取防冻措施,如覆盖塑料薄膜、稻草等,以阻挡寒风侵袭,保持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适时浇水和增施肥料也能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
3. 影响作物生长速度和抗逆能力:低温会降低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减慢生长速度,降低抗逆能力。这对一些喜温作物如水稻、棉花等影响较大。
4. 促进某些作物成熟:适度的低温可以加速一些秋熟作物的成熟过程。例如,红薯在霜降前后气温降低,块根积累更多糖分,品质提升。
5. 对不同作物的影响各异:霜降对不同作物的影响各不相同。例如,菠菜、樱桃萝卜等耐寒性较强的蔬菜适合在霜降后种植,而一些耐寒能力较差的作物如小麦、油菜等则容易受到霜冻伤害。
6. 影响农业经济和生活:霜降对农作物冻害不仅影响农民收成,还会对整个农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市场供应和社会稳定。霜降天气变化多端,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日常生活调整。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开始。霜降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其影响,尤其是北方地区和部分南方地区。以下是具体介绍:
霜降节气的气候特点
气温变化:霜降期间,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增大。这是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温度迅速下降。
霜冻现象:在北方地区,霜冻现象开始出现,而南方地区虽然气温下降不如北方明显,但昼夜温差也开始增大。
霜降节气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北方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耐寒的葱也不能再生长。霜降后,北方地区开始进入冬季,农民们会采取各种防霜措施来保护农作物。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则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霜降后,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大量收挖红苕。
西北、东北地区:这些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尤其是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一带还需警惕强风雪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