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结婚送日子是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涉及送日子的日期、人选和礼物等方面的讲究。了解这一习俗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河南地区的婚嫁文化。
送日子日期
送日子的日期要选择吉日,通常选择双日子,如农历二月二或六月六,寓意好事成双。选择吉日是希望婚姻顺利、幸福美满。双日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好事成双,因此被广泛采用。
送日子人选
送日子的人选通常是准新郎的叔叔或伯父,如果男方没有叔叔或伯父,则由爷爷或堂叔、堂伯代劳。由长辈送日子,体现了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重视,同时也增加了仪式的庄重感。
送日子礼物
送日子的礼物包括点心(如四斤或六斤)、猪肉(三斤或五斤)、“四样菜”(如大葱、芹菜等,每种蔬菜必须带根,称“扎根”)和红布单。
这些礼物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还寓意深远。点心和猪肉表示丰收和富足,四样菜象征两家结下根源,红布单则寓意新婚夫妇的生活红红火火。
送好的含义
送好是指男方确定结婚日期后,将日期写在红纸上送到女方家,表示结婚的日子已经定了,不能再变更。这一习俗体现了对婚姻大事的重视和对女方家庭的尊重,确保双方对婚期有明确的共识和准备。
送好的流程
送好的流程包括带上婚书、聘礼(如三金、四色糖、礼金等)和礼物(如点心、猪肉、四样菜和红布单)。这一流程不仅是对婚期的确认,也是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祝福,体现了传统婚嫁文化中的礼仪和习俗。
送好的禁忌
送好时有一些禁忌,如不能送钟表、鞋、伞、梨和李子、布娃娃和的来历不明的石头。
河南结婚送日子是一个充满传统和文化意义的习俗,涉及日期、人选和礼物的选择,以及一系列礼仪和禁忌。了解这些习俗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河南地区的婚嫁文化,也能帮助新人和家庭更好地筹备婚礼,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
河南结婚送日子的传统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送好日期的选择
上半年结婚:通常在农历二月二送好,寓意好事成双。
下半年结婚:则选在农历六月六或十月十送好,其中六月六寓意六六大顺。
送好人选的规定
应由准新郎的叔叔或伯父前往,婶婶或伯母不能同往。
如果没有叔叔或伯父,可由爷爷或堂叔、堂伯代劳。
送好礼品的准备
点心:四斤或六斤,装在红色盒子里。
猪肉:两三公斤。
四样菜:通常是大葱、芹菜等时令蔬菜,每种蔬菜必须带根,称为“扎根”,表示两家从此有了根源。
红布单:用红布把新被面或单子包裹起来系成的包袱,里面放上婚书和金银首饰,显得隆重。
送好过程中的禁忌
不能送钟表:因为“钟”与“终”谐音,给人送钟等于盼着人死。
不能送鞋:鞋是“邪”的谐音,给人送鞋等于送去了邪气。
不能送伞:伞是“散”的谐音,因此伞不能作为礼品送人。
不能送梨和李子:梨和李子是“离”的谐音,送这两样有“离开”“分离”的寓意。
不能送布娃娃:布娃娃属于小人,久放家中容易招回邪灵。
不能送人来历不明的石头:石头也属于容易招邪灵附着的器具。
这些习俗体现了河南地区对婚姻的重视和对新人的美好祝愿。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习俗可能有所变化,但它们仍然是河南婚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河南结婚送日子时,挑选合适的吉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挑选吉日的方法
生辰八字查日子:根据新郎和新娘的生辰八字来推算出最适合结婚的吉日。
老黄历查询:使用老黄历来选择吉日,避开不利的日子。
传统嫁娶择日原则:考虑润年润月、避开三七九、三娘煞等传统原则。
考虑实际情况:结合双方的工作安排、宾客的方便等因素。
送日子的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送日子一般要提前数月,以便双方家庭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婚礼。
礼物准备:通常会准备喜饼、糖果、烟酒等传统礼品,以及聘金。
沟通交流:在送日子时,男方家庭要向女方家庭详细介绍选定的结婚日期和婚礼安排。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您在河南挑选一个合适的结婚吉日,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

在河南结婚送日子时,有一些禁忌和讲究需要注意,以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和双方的和谐。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禁忌:
河南结婚送日子的禁忌
送礼禁忌:不能送钟表(终的谐音,寓意不吉利)、鞋(邪的谐音,寓意送邪气)、伞(散的谐音,寓意分离)、梨和李子(离的谐音,寓意分离)、布娃娃(小人,容易招回邪灵)、来历不明的石头(容易招邪灵附着)。
送日子日期禁忌:避免在四绝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穷日、四废日、岁破日、红砂日、三娘煞日、阴阳差错日、十恶大败日、白虎日、嫁娶离别日等不吉利的日子送日子。
送日子人员安排禁忌:送日子的人选有限制,应由男方的叔叔或伯伯前去,婶婶或伯母不能同往。如果没有叔叔或伯伯,可以由爷爷或堂叔、堂伯代劳。
河南结婚送日子的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送日子一般要提前数月,以便双方家庭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婚礼。
礼物准备:男方需要准备婚书、聘金和礼品,如喜饼、糖果、烟酒等。
沟通交流:男方长辈要向女方父母详细介绍日子书上的内容,包括结婚日期的选定依据和婚礼当天的时间安排。
通过了解和遵守这些禁忌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河南结婚送日子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