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World No Tobacco Day)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7年创立的,旨在提高公众对危害的认识,推动控烟行动。以下将详细介绍世界无烟日的历史背景、历届主题及其意义。
起源与命名
起源: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纪念世界卫生组织成立40周年。但由于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成立纪念日,为了避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命名:选择5月31日作为世界无烟日,是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危害。
吸烟与健康的关系
早期研究:1795年,德国的赛玛林格(Somnering)首次提出吸烟有害于健康。1900年,流行病学者发现患肺癌的病人逐年增加,引起广泛关注。
权威报告:1950年,英国皇家医学会和1964年美国医政总署发表报告,明确指出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害,特别是与肺癌和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
早期主题(1988-2000年)
1988年:要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1989年:妇女与。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1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中期主题(2001-2010年)
2001年: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2004年:控制吸烟,减少贫困。
2008年:无烟青少年。
2010年:性别与。
近期主题(2011-2024年)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控制框架公约》。
2018年:和心脏病。
2024年:保护青少年免受危害。
提高公众意识
健康宣传:世界无烟日通过每年不同的主题,强调对健康的具体危害,如肺癌、心血管疾病等,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政策推动:通过宣传活动,推动各国制定和实施更严格的控烟政策和法律,如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提高税等。
保护青少年
青少年健康: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吸烟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能力有极大的危害。世界无烟日特别强调保护青少年免受危害,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无烟环境:营造无烟环境,减少青少年接触的机会,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世界无烟日自1987年设立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控烟运动的重要日子。通过历届主题的不断更新和深化,世界无烟日不仅提高了公众对危害的认识,也推动了各国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控烟政策的落实,保护公众健康,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
世界无烟日的设立背景和初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全球危害的严重性: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对人类的危害。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700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
2. 世界卫生组织的倡议: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危害。
3. 提高公众对危害的认识:世界无烟日的设立旨在引起全球对危害人类健康问题的重视,并倡导人们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减少的使用。
4. 保护青少年免受危害:世界无烟日的主题之一是“保护青少年免受危害”,旨在防止青少年接触和使用,避免他们受到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与世界无烟日相关的重要里程碑:
1.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从1988年开始执行。
2. 1989年: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危害。
3.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控制框架公约》(FCTC),这是第一个旨在减少相关死亡和疾病的多边条约,标志着全球控烟工作的新篇章。
4. 2015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制止制品非法贸易”,强调打击制品非法贸易的重要性。
5. 2024年:第37个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保护青少年免受危害”,呼吁全球采取行动保护青少年远离。
世界无烟日对全球控烟工作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全球性的宣传活动,世界无烟日成功地提高了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促进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2. 推动控烟政策:世界无烟日促使各国采取更为严格的控烟措施,如立法禁止公共场所吸烟、提高税等,以减少消费。
3. 促进国际合作:世界无烟日成为各国共同行动的平台,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控烟合作,共同应对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
4. 保护青少年:通过强调“保护青少年免受危害”的主题,世界无烟日推动了针对青少年的控烟教育,防止他们过早接触。
5. 评估和监测:世界无烟日相关的评估和监测工作帮助各国了解控烟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未来政策调整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