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节日风俗:端午节午时水是什么

小编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民俗活动。其中,午时水作为端午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多种用途。以下将详细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午时水的含义和用途,以及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纪念屈原

端午节起源于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后,当地百姓划船捞救并投入米团以防止鱼虾糟蹋其身体,逐渐演变成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诗歌创作深深影响了后世,端午节的纪念意义不仅是对一个人的敬仰,更是对忠诚和爱国精神的传承。

天象崇拜

端午节也与古代的天象崇拜有关,特别是龙图腾祭祀。仲夏端午时,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象征着吉祥和好运。古代人们通过祭祀龙祖来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这种崇拜活动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定义和采集

午时水是指在端午节当天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采集的井水或雨水,称为“极阳水”、“龙目水”或“正阳水”。午时水因其采集的时间和阴阳五行的理论,被认为具有极强的阳气和净化作用。

用途

午时水有多种用途,包括饮用、泡茶、煮茶、沐浴等。民间有“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的农谚,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午时水的多种用途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健康的追求。其神奇的功效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在端午节这一天具有特殊的意义。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起源于古代龙图腾祭祀。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以驱散江中之鱼,纪念屈原。赛龙舟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是端午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驱邪避疫和祈求平安。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粽子有各种口味,包括咸粽和甜粽。粽子的制作和食用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也体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挂艾草和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将艾草和菖蒲插于门楣或悬挂于堂中,以驱邪避疫。艾草和菖蒲的驱邪作用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自然灾害的恐惧。

喝雄黄酒

雄黄酒是端午节的传统饮品,雄黄具有驱虫和消毒的作用。人们在端午节喝雄黄酒以预防疾病。雄黄酒的饮用习俗不仅是对疾病的预防,也是对端午节驱邪避疫文化的一种体现。

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民俗活动。午时水作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多种用途。通过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午时水的含义和用途,以及端午节的其他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

端午节午时水的传说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为了打捞他的尸体,纷纷划船出江。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还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2. 郑成功与剑井:相传,郑成功在后,于端午节当天行至大甲镇的铁砧山,因找不到水源而陷入困境。郑成功在中午午时时分,将佩剑插入地下,拔剑后,涌出了山泉。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人们将这口井命名为“剑井”,每年端午节午时,人们都会前往剑井取水,认为这样的水具有神奇的功效。

3. 阳气最盛之时:端午节是一年之中阳气最重的一天,午时又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辰。这个时候取出来的水被认为是“极阳水”,具有驱邪、净身、除障的效果。

午时水,又称“纯阳水”、“龙目水”、“正阳水”,是端午节当天午时(11点至13点)取的水,被认为具有多种神奇的功效。以下是午时水的具体功效和使用方法:

午时水的功效

饮用:午时水被视为一种珍贵的饮品,人们相信饮用午时水可以驱邪、避疫,甚至具有治病的功效。有谚语道:“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洗浴:用午时水加雄黄洗澡,可以驱邪避害,使人在一年中避免生痱子,甚至外出时不会被蛇咬。

清扫:人们用汲来的午时水加入一些白酒和少许雄黄粉,用以喷洒房间庭院,以驱邪避疫。

午时水的使用方法

饮用:泡茶或者制成解暑的午时水,甚至是制成酒。

汉族节日风俗:端午节午时水是什么

洗浴:在午时水中加入松叶、艾、五谷,做成“五谷水”,用它来洗脸洗身,可以保佑人们平平安安。

缓解四肢无力:取午时水加米酒及姜片炼煎,涂抹患处。

止泻:遇小孩腹泻,取午时水加少许盐巴炼煎服用,可止泻。

不同地区的端午节午时水习俗存在以下差异:

1. 南方沿海地区:南方沿海一带盛行“打午时水”的习俗,即在端午节当天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从井里打水。人们认为此时的水是“极阳水”、“龙目水”、“正阳水”,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据说用午时水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

2.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如河北、北京等地,端午节期间有佩戴钟馗祛五毒铜钱以辟邪的习俗,但较少有“打午时水”的传统。

3. 福建地区:福建各地的端午习俗中,午时水主要用于煮粽水洗身、熏黄烟、送鱼等,强调其驱邪避疫的作用。

4. 广东地区:广东人除了划龙舟、祭祀祖先外,还有午饭后贴“午时符”、用水果、粽子拜家神、烧艾草薰屋角等习俗,体现了对午时水的重视。

5. 海南地区:海南的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赛龙舟外,还有洗龙舟水、赛龙舟、祛五毒等传统习俗,体现了对午时水的独特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