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的禁忌,大年初三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小编

正月初三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的重要一天,承载着丰富的习俗和禁忌。了解这些禁忌和习俗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不外出拜年

正月初三被称为“赤狗日”,相传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它会带来不吉利和凶事。人们在这一天避免外出拜年,以免遇到赤狗,带来霉运。

这一禁忌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一传统习俗有所淡化,但在一些地区仍然被严格遵守。

不点灯

大年初三晚上被认为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人们会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打扰老鼠的婚礼。忌点灯。这一习俗体现了对动物和自然规律的尊重。熄灯不仅是为了不打扰老鼠,也是为了家庭和谐和安宁。

不杀猪

正月初三被称为“猪日”,相传女娲在创世时第三天创造了猪。人们在这一天不杀猪,寓意六畜兴旺。这一禁忌不仅是对动物的尊重,也是对丰收的祈愿。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不再严格遵循这一禁忌,但在一些地区仍然保留这一传统。

不动刀剪

民间有“初三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的说法,因此在这一天避免使用刀剪等锋利的工具。这一禁忌反映了人们对新年和谐平安的祈愿。避免动刀剪不仅是为了避免口舌之争,也是为了家庭和谐和顺利。

不扫地和倒垃圾

大年初三被称为“小年朝”,人们在这一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以免扫走家中的财运和福气。这一习俗体现了对财富和好运的重视。不扫地和倒垃圾不仅是为了留住财运,也是为了家庭和谐和安宁。

烧门神纸

大年初三晚上,人们会将门神画像及对联等象征吉祥的物品焚烧,表示送走旧年的守护神灵,迎接新年的开始。这一习俗体现了对过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期待。烧门神纸不仅是为了驱邪避凶,也是为了祈求新年的好运和顺利。

吃合子

正月初三吃合子,寓意阖家团圆、和和美美。合子是一种薄皮的小馅饼,通常用面皮包裹各种馅料,象征团圆和美满。这一习俗不仅是对美食的享受,更是对家庭和谐的重视。吃合子不仅是为了满足味蕾,也是为了祈求家庭幸福和美满。

晚起早睡

大年初三可以晚起,因为除夕夜到初二期间人们大多守夜劳累,到了初三可以好好休息,养足精神。这一习俗体现了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晚起早睡不仅是为了恢复体力,也是为了迎接新年的挑战。

老鼠娶亲

大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人们会早早熄灯睡觉,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这一习俗体现了对动物的尊重和对丰收的祈愿。熄灯和撒米不仅是为了不打扰老鼠,也是为了家庭和谐和安宁。

正月初三的习俗和禁忌丰富多彩,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动物和家庭的尊重与敬畏。虽然现代社会对这些传统习俗有所淡化,但它们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通过了解和遵循这些习俗和禁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正月初三,也被称为“赤狗日”或“小年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习俗和禁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传统习俗:

1. 安睡迟起:

民间有“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的说法。经历了除夕和初一、初二的忙碌与热闹,到了初三人们通常会选择好好休息,养足精神迎接新的一年。

2.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新的营生开始。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3. 老鼠娶亲:

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因此人们会早早熄灯就寝,以免打扰老鼠娶亲的好事,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与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4. 小年朝: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5. 吃合子:

在北方一些地区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的食俗,“转”与“赚”同音,寓意财源滚滚来。合子类似饺子,但形状和寓意有所不同,合子含有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6. 扫帚日:

正月初三也被称为“扫帚日”,人们会在这天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打扫院落时,一般从外往里扫,寓意聚财。

7. 回娘家:

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初三、初四才“回娘家”。给父母带的礼物数量一定要是双数的,女方父母家里也会准备好丰富的酒菜来招待女儿女婿。

8. 送灶神:

在西北农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这天要送灶神,寓意保佑家里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9. 贴“赤口”:

在南方部分地区,正月初三有贴“赤口”的习俗。人们会在门上贴写寓意平安吉祥的红纸条,并将另一张红纸条丢弃到垃圾中,象征清除不吉利。

大年初三的禁忌主要源于民间传统和习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

行为方面

正月初三的禁忌,大年初三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1. 忌探亲访友:大年初三被称为“赤狗日”,传说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会带来凶事,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所以这一天一般不外出拜年、宴客。

2. 忌动刀剪:古人认为初三动用剪子和刀子容易引发口舌纷争,因此这一天最好不要使用这些锋利的工具。

3. 忌倒污水、倒垃圾:水为财之化身,初三泼水喻“财源外流”。需将废水静置桶中,系红布封存,待初五“破五”再倒。

4. 忌打破东西:打破东西通常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特别是在新年期间。如果不小心打破了东西,人们会赶紧说“岁岁平安”或“破财免灾”来化解不吉利。

5. 忌借钱和讨债:人们希望新的一年能够财源广进,避免借钱和讨债,以免破坏新年的好运气,也有财气外泄的说法。

6. 忌探病:部分地区认为初三不适宜探望病人,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好的运气。

7. 忌动土:风水学中,初三不宜进行建房、装修等动土工程,以免影响家宅安宁。

8. 忌洗澡:部分地区认为初一到初三是水神生日,洗澡可能会洗去新年的福气和运气。

饮食方面

1. 忌吃米饭:正月初三传为谷子诞辰,若初三是阴天或下雨,人们会禁食米饭以示忏悔,祈求谷神宽宥。

2. 忌杀生: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被称为“猪日”,这天忌杀猪,部分地区还有食素的习俗。

其他方面

1. 忌点灯:相传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人们会在入夜后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打扰老鼠的“喜事”。

2. 忌睡午觉:在一些地方,人们认为正月初三睡午觉会影响一年的运气,因为“午觉”与“懒觉”谐音,寓意着懒惰和不勤奋。

3. 忌婚嫁:有些地方觉得初三不宜举行婚礼或其他喜庆活动。

语言方面

1. 忌说脏话:这一天要多说好话,忌骂小孩,忌说出口不雅之言,以求新年和和美美。

大年初三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传说:

1. 赤狗日传说:

大年初三被称为“赤狗日”,源于古代民间信仰。古人认为“赤狗”是熛怒之神,性情暴躁,容易引发口角是非。为了避免这种潜在的纷争和麻烦,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留在家中,不外出拜年或走亲访友。

2. 老鼠娶亲传说:

相传每年正月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为了避免惊扰鼠辈,人们一般早早熄灯睡觉,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花生、糕饼等食物,供老鼠享用,俗称“老鼠分钱”。

3. 谷子生日传说:

民间流传正月初三是谷子的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会进行祭祀活动,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并且禁食米饭,以示对谷子的敬畏。

4. 小年朝传说:

正月初三又被称为“小年朝”,这一称谓源于宋代的一场颇具传奇色彩的事件。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5. 送穷鬼传说:

一些地区有大年初三送穷鬼的习俗。人们会在这一天清扫屋内垃圾、破旧之物,或举行特定祭祀仪式象征性地赶走“穷鬼”,期望迎来一年的好运与财富。

6. 做寿日传说:

在一些地方,正月初三被认为是家中如果有老人年龄是满十的,不管生日是几月几日的,都要在这一天做寿,原因是与九鲤湖仙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