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是怎么来的 养生三部位不能冻

小编

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了解秋分的由来和养生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时间和位置

时间:秋分通常在每年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

位置: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

意义

昼夜平分:秋分这天,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等长,此后北半球昼短夜长,气温逐渐下降。

气候特点:秋分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加大。

古代划分

四季划分: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三候:秋分有三候,分别是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头部

重要性: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后,体内阳气会散失,引起头痛等。

保养方法:外出时最好戴帽子,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避免头部受凉。

肚脐

重要性: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

保养方法: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脚部

重要性: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足部寒冷会导致全身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

秋分节气是怎么来的 养生三部位不能冻

保养方法:睡前泡泡脚,帮助散寒除湿,暖身入眠。

秋分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昼夜平分,气温逐渐下降。了解秋分的由来和养生注意事项,特别是注意头部、肚脐和脚部的保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迎接寒冷的冬季。

秋分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在这一天,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等长,阳光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秋分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秋分节气传统习俗:

秋祭月: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人会在这一天进行祭月活动,祈求月神的庇佑和家人的平安团圆。这一习俗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中秋节。

吃秋菜:在岭南地区,秋分时节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人们认为食用秋菜可以清热解毒、滋阴润燥,有助于身体健康。

送秋牛:秋分时节,民间有送秋牛图的习俗。人们会将印有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样的红纸或黄纸送到农户家中,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粘雀子嘴:秋分这一天,农民会用糯米或米粉制作成各种小零食,放在田间地头或屋檐下,以此来“粘住”麻雀等鸟类的嘴巴,防止它们啄食即将成熟的谷物。

竖蛋:秋分被认为是竖蛋游戏的最佳时机。人们会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将其竖立起来,成功者往往会引来周围人的赞叹和羡慕。

放风筝:秋分时节,风和日暖,空气清新,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人们会带着风筝到郊外感受秋天的气息,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秋分节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昼夜温差加大,气温下降:秋分后,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这种变化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2. 秋燥明显:秋分时节,天气干燥,空气中湿度降低,容易导致人体失水,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中医认为,秋燥易伤肺,需注意滋阴润肺。

3. 情绪变化:秋分后,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天气转凉,容易引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保持乐观的心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有助于缓解情绪。

4. 脾胃疾病:秋分后,气温下降,脾胃功能减弱,容易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应注意保暖,避免生冷食物,适当食用温补食物。

5. 心脑血管疾病:秋分后,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保暖,避免情绪波动,以免诱发疾病。

秋分节气养生有哪些禁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禁忌:

1. 忌经常熬夜:秋分时节,阳气收敛,阴气渐盛,经常熬夜容易伤及人体阳气,应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忌大量运动:秋季运动应以“收”为主,避免大运动量、出汗较多的运动,以免损耗阳气。可选择登山、慢跑、散步、太极拳等轻松平缓的运动。

3. 忌大喜大悲:秋季情绪容易波动,应保持平静,避免大喜大悲,以免影响心理健康。

4. 忌冻三部位:头部、腹部和足部是秋季最怕冷的部位,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 忌吃辛辣食物:秋季应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以免耗散肺气,宜多食酸味甘润的食物以收敛肺气。

6. 忌房事:秋季是收敛的季节,应避免房事及剧烈运动,以免耗损阳气。

7. 忌刮东风:在华北平原,秋分时节忌刮东风,否则可能导致来年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

8. 忌电闪雷鸣:秋分日忌讳电闪雷鸣,否则可能影响秋季庄稼的正常生长发育。

9. 忌不下雨:在江淮和广西地区,秋分日若不下雨,可能会导致旱情,影响农作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