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常识:小满节气必须预防的灾害

小编

小满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面临着多种灾害性天气的威胁。了解这些灾害及其预防措施,对于确保农作物丰收至关重要。

干热风的定义和危害

干热风是指在高温、低湿和一定风力的条件下,对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的气象现象。它会导致作物体内水分迅速蒸发,破坏叶绿素,停止光合作用,使作物茎叶迅速枯萎,籽粒干瘪,产量大幅下降。

干热风对小满时节的小麦等夏熟作物危害极大,特别是在华北地区。预防干热风的方法包括提前施氮肥、控制灌浆时氮肥的使用、增加磷肥等,同时及时浇水或使用草木灰水喷洒。

预防措施

预防干热风的关键在于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水分管理。采用早熟品种、及时浇灌“麦黄水”、喷洒草木灰水或石油助长剂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干热风的影响。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也有助于提高农田的保水能力。

雷雨大风的危害

小满时节,由于气温升高,空气不稳定,容易出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些天气现象不仅会损坏作物,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雷雨大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物受损和农业设施破坏上。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天气预报的监测,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田间劳作。

预防措施

预防雷雨大风的措施包括加固农业设施、避免在高地待在避雷设施内、及时收割成熟的作物等。特别是在雷雨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外出,确保人身安全。

暴雨洪涝的危害

小满时节,南方地区进入雨季,降水频繁,容易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导致暴雨和洪涝灾害。暴雨洪涝会导致农田被淹、作物受损,甚至引发山体滑坡和山洪。暴雨洪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仅限于作物本身的损失,还包括农田基础设施的破坏和农田土壤的流失。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合理规划农田布局,及时排水防涝。

节气常识:小满节气必须预防的灾害

预防措施

预防暴雨洪涝的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加固堤坝等。特别是在暴雨来临前,应提前检查农田和水利设施,确保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加强气象预报的监测,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也是预防暴雨洪涝的重要手段。

小满节气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着干热风、雷雨大风和暴雨洪涝等多种灾害性天气的威胁。通过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如增强作物抗逆性、合理灌溉、加固农业设施、及时排水等,可以有效减轻这些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农作物丰收。

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降水频繁,气温逐渐升高,南北温差缩小。具体特点如下:

1. 南方地区:小满期间,南方地区降雨增多,容易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如暴雨或特大暴雨。民谚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之说,表明此时江河水位上升,雨水充沛。

2. 北方地区:相比之下,北方地区在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气温上升较快,但降水不多,且多以干热为主。此时北方地区的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完全成熟。

3. 气温变化:小满节气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南方地区气温较高,长江以南地区日均温在22℃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35℃。

4. 农事活动:由于降水增多,南方地区农田管理尤为重要,需注意防洪防汛,及时灌溉。北方地区则需加强小麦的后期管理,防止干热风对作物的影响。

小满节气的农事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稻插秧:在南方地区,小满时节是水稻插秧的最佳时机。此时需要确保水源充足,以便进行顺利的插秧工作。

2. 小麦管理:在北方地区,小满期间小麦正处于灌浆期,农民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虫害和干热风的影响,以确保小麦的丰收。

3. 果树养护:柑橘和杨梅等果树需要继续进行保花保果的工作,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同时注意排水,防止涝害。

4. 蔬菜管理:无论是大棚作物还是露地蔬菜,都需要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揭膜降低棚内温湿度,并做好病虫防治。

5. 畜牧管理:养兔专业户可以在小满前后进行配胎,确保仔兔安全度夏,同时加强夏季牧草的种植和蚊蝇的灭除工作。

小满节气的传统习俗包括:

1. 祭车神:在一些农村地区,人们会在水车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并将白水洒入田中,祝福水源充足。

2. 祭蚕: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祈蚕节,人们祈求养蚕有个好收成。

3. 看麦梢黄:陕西关中地区,出嫁的女儿会在麦子成熟时回娘家问候夏收准备情况。

4. 吃苦菜:小满时节吃苦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5. 抢水:浙江海宁一带,人们会在黎明时分燃起火把,踏动水车引水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