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鸡是粤菜中的一道经典名菜,以其皮脆肉嫩、清淡鲜美的特点深受食客喜爱。下面是正宗白切鸡的做法大全,包括基本步骤和独特烹饪技巧。
材料准备
主料:三黄鸡1只(约1.5-2公斤)。
辅料:姜片、葱段、料酒、食盐、清水。
制作步骤
1. 清洗和处理:将三黄鸡清洗干净,去除内脏和多余的脂肪,用厨房纸巾吸干水分。
2. 焯水:在锅中加入清水,放入姜片、葱段和料酒,大火烧开后,将鸡放入水中焯水1分钟,去除血水和杂质,然后捞出沥干。
3. 煮鸡:在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放入姜片、葱段和料酒,大火烧开后,将鸡放入水中,保持水面微微滚动,煮约15-20分钟,根据鸡的大小调整时间。
4. 冰水浸泡:煮好的鸡迅速放入冰水中浸泡10分钟,使鸡皮迅速冷却,变得更加紧实和脆爽。
5. 斩件:将冷却后的鸡捞出,沥干水分,切成均匀的块状,摆入盘中。
控制火候和水温
火候:煮鸡时要用小火保持水面微微滚动,避免大火导致鸡肉水分流失过快,影响口感。
水温:水温应保持在“虾眼水”状态,即锅里微滚,底部冒小泡的状态,大约90℃左右,这样可以使鸡皮紧致,鸡肉鲜嫩。
“3提3浸”法
提浸:将鸡放入沸水中烫10秒钟,立即提起晾10秒钟,重复3次,这样可以确保鸡皮均匀受热,减少鸡皮的破裂。
浸煮:经过“3提3浸”后,将鸡放入沸水中煮15分钟,然后放入冰水中浸泡,使鸡皮更加脆爽。
冰水冷却
快速冷却:煮好的鸡迅速放入冰水中浸泡10分钟,使鸡皮迅速收紧,保持鸡肉的嫩滑和多汁。
多次冷却:可以多次放入冰水中浸泡,确保鸡皮完全冷却,这样鸡皮会更加脆爽,鸡肉内部的水分也不会流失。
营养成分
优质蛋白质:鸡肉富含优质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增强体力和改善营养不良。
维生素和矿物质:鸡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族、C、E以及铁、锌、硒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补血养血。
健康功效
增强免疫力:鸡肉中的微量元素如钙、钾、磷等以及多种维生素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润肠和胃:鸡肉性质温和,易于消化,对脾胃有一定的滋养作用,可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正宗白切鸡的做法主要包括清洗和处理、焯水、煮鸡、冰水浸泡和斩件等步骤。掌握火候和水温的控制、“3提3浸”法以及冰水冷却等独特烹饪技巧,可以使白切鸡皮脆肉嫩、口感鲜美。白切鸡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功效,是一道深受欢迎的家常菜。
粤菜白切鸡,又称白斩鸡,是粤菜系中经典且广受欢迎的菜品之一。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深厚,体现了广东地区的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
历史渊源
起源时间:白切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最初出现在民间的酒楼中。由于烹饪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斩,因此被称为“白斩鸡”。
起源故事:关于白切鸡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一位弃官务农的读书人在中秋时节杀了一只母鸡,准备与妻子享用。但因突发火灾,他们匆忙去救火,灶火熄灭后,锅中水微温,这只未加佐料的鸡却异常美味,于是这种烹饪方法逐渐流传开来。
文化背景
在广东饮食文化中的地位:白切鸡在广东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广东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象征。无论是家庭聚餐、朋友聚会还是商务宴请,白切鸡都是餐桌上的常客,体现了广东人对食材原汁原味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烹饪技艺的传承和发扬。
与节日和庆典的关联:白切鸡还是广东传统节日和庆典中必不可少的美食。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广东人都会制作白切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白切鸡,分享着节日的喜悦。
烹饪技艺
制作方法:白切鸡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许多技巧。主要选择肉质鲜嫩、口感好的鸡种,如清远鸡。烹饪时,鸡在微沸水中浸煮,期间将鸡提出两次,然后在水中冷却,表皮干后拌以熟花生油。食用时,备以姜茸、葱丝拌盐,淋上熟油盛碟中蘸着吃,保持了鸡肉的鲜美、原汁原味。
创新与发展:在现代社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口味的变化,白切鸡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一些厨师在传统白切鸡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如采用不同的鸡种、调整烹饪时间和温度、创新蘸料等,使白切鸡的味道更加丰富多样。
正宗白斩鸡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如下:
1. 选材:选用新鲜的走地鸡或三黄鸡,肉质紧实,口感更佳。建议选择3个月左右的小公鸡,肉质嫩滑,腥味小。
2. 处理鸡肉:将鸡拔毛去内脏,用水冲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时,泡出血水,去除腥味。
3. 焯水:将鸡放入沸水中烫20秒,然后放入冰水中浸泡10秒,重复3次。这一步骤称为“3热3冷”,可以使鸡皮脆肉嫩。
4. 煮鸡:在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放入葱段、姜片、黄栀子(用于上色)、料酒和适量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左右。煮熟后,关火再浸泡5分钟。
5. 冷却:将煮好的鸡立即放入冰水中浸泡,使鸡皮紧致,肉质更加嫩滑。
6. 调味:将鸡肉捞出,切成小块,摆入盘中。调制蘸料,通常使用生抽、蒜泥、姜末、葱花、辣椒油等,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7. 摆盘:在鸡肉上撒上一些香菜或葱花,增加美观和风味。
白斩鸡与其他常见鸡菜的烹饪方法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烹饪技法:
白斩鸡:采用水煮的方式,强调原汁原味,通常使用微火慢煮,煮熟后迅速冷却以保持鸡肉的鲜嫩和口感。
其他鸡菜:如扒鸡、烧鸡、卤鸡等,通常涉及腌制、炖煮、熏制等多种技法,烹饪过程更为复杂,注重调味和口感的层次。
2. 食材选择:
白斩鸡:通常选用肉质紧致的走地鸡,如清远鸡或三黄鸡,以确保鸡肉的鲜嫩和风味。
其他鸡菜:根据不同的菜式,可能选择不同部位的鸡肉,如鸡腿、鸡胸等,甚至使用整鸡进行烹饪。
3. 调味方式:
白斩鸡:调味较为简单,通常在食用时搭配姜蓉、蒜泥、酱油等蘸料,突出鸡肉的原味。
其他鸡菜:调味更为复杂,可能使用多种香料和酱料,如八角、桂皮、花椒等,烹饪过程中会进行多次调味。
4. 烹饪时间和火候:
白斩鸡:烹饪时间相对较短,强调火候的控制,通常采用微火慢煮,煮熟后迅速冷却。
其他鸡菜:烹饪时间较长,可能需要炖煮数小时,甚至使用油炸等技法,火候控制较为复杂。
5. 食用方式:
白斩鸡:通常整鸡上桌,食用时现场切割,搭配蘸料食用,强调鸡肉的鲜嫩和口感。
其他鸡菜:可能以整鸡或切块的形式上桌,食用时无需现场切割,调味后的鸡肉风味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