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张庆奎是蒲剧界的重要人物,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演技著称。以下是关于张庆奎的简介及其在《舍饭》中的唱词。
基本信息
姓名:张庆奎,艺名“十三红”
出生日期:1924年
逝世日期:2001年
籍贯:安徽卢州府(今安庆合瑞县)
职业:蒲剧须生演员
艺术生涯
早期经历:张庆奎六岁入道情班,九岁入襄汾三公村娃娃班学蒲剧,演丑角。一次在曲沃县演《斩子》时,因主演缺席,他自荐演六郎,从此改演须生,一举成名。
抗战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庆奎入陕,投晋风社,配合董银午饰《水淹七军》的周仓,被誉为“活周仓”。
成名时期:因在《杀庙》中的出色表演,张庆奎被誉为“十三红”,并在晋南蒲剧界崭露头角。
晚年:新中国成立后,张庆奎在临汾专区民声剧团献艺,并担任副团长。1979年,他以饰《麟骨床》之张治获省国庆献礼演出演员奖,剧目获全国二等奖。
艺术成就
代表剧目:张庆奎擅长《三家店》、《芦花》、《十道本》、《游龟山》、《出棠邑》、《跑城》、《舍饭》、《红灯记》、《向阳坡》等传统和现代戏。
艺术特色:他的唱腔高亢激越,音域宽广,演唱技巧精湛,能够根据剧情和人物表现不同的情感,创造了许多弯腔,丰富了蒲剧唱腔。
表演风格:张庆奎在表演上也有卓有建树,擅长髯口功、鞭子功、身段功等,被誉为“活周仓”。
《舍饭》剧情简介
《舍饭》讲述了朱春登在战乱中替叔父从军,战后归来发现家人已亡,悲痛欲绝,于是搭棚舍饭救济难民的故事。
主要唱段
朱春登唱段:
“从军舍下亲骨肉,荣归单见坟两丘。妻母魂游黄泉路,空留孤苦万户侯。”
“这几日我为祭妻母,搭棚舍饭,常见那些孤儿寡母扶老携幼前来,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尔等不可怠慢,小心伺候。”
赵景棠唱段:
“头昏眼黑路难走,三餐未见粒米粥。腹中空空汗如豆,一步一悲愁。”
“娘啊,民妇人她对我细讲一遍,好一似青钢剑把人的心剜。”
唱词赏析
情感表达:张庆奎在《舍饭》中的唱词充满了对家人亡故的悲痛和对战乱中难民的同情,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功底。
艺术特色:他的唱腔高亢激越,能够充分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尤其是对悲愤激动的情节处理得淋漓尽致。
张庆奎是蒲剧界的重要人物,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演技著称。他在《舍饭》中的表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通过精湛的唱腔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角色。张庆奎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他的表演技巧,更在于他对蒲剧艺术的不断创新和贡献。
蒲剧表演艺术家张庆奎,艺名“十三红”,以其卓越的表演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蒲剧界享有盛誉。以下是关于张庆奎的生平简介和表演风格的详细介绍:
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张庆奎出生于1924年,原籍安徽卢州府(今安庆合瑞县),自幼随父亲在道情班学艺,六岁便登台演出,九岁时被送至襄汾三公村娃娃班学习蒲剧,最初演丑角,后改须生。
艺术生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庆奎投奔西安晋风社,因饰演《水淹七军》中的周仓而广受好评,被誉为“活周仓”。1947年返回山西,加入文宣一队,演出《舍饭》等剧目,深受观众喜爱。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民生剧团、晋南蒲剧青年团等剧团副团长,1956年加入中国。
表演风格
唱腔特点:张庆奎的唱腔高亢激越,音域宽广,舒展大方,他善于借鉴京剧、豫剧、秦腔等剧种的唱腔艺术,为蒲剧注入了婉转柔和的成分,形成了独特的张派唱腔。
表演技艺:他的表演技艺全面,唱、念、做、打俱佳,尤其是在《三家店》一剧中,他将自己的身架、嗓子、唱腔和表演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塑造的秦琼形象深入人心。
创新精神:张庆奎在艺术上不断创新,如在《徐策跑城》中,他根据自己对徐策的理解,结合自己的艺术特长,创造了张派的《徐策跑城》,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蒲剧《舍饭》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丰富情感内涵的传统剧目。以下是关于该剧的剧情介绍和经典唱段分析:
剧情介绍
背景:故事发生在唐代,西凉节度使黄龙造反,朱春登替叔父从军征讨。
主要情节:朱春登的婶娘为霸占家产,谎称朱春登战死,将其妻赵景棠和母亲赶出家门。数年后,朱春登封侯荣归,得知妻母已亡,于祖茔搭棚舍饭祭奠。恰好赵景棠婆媳前来讨饭,认出祖茔,与施主争执。朱春登盘查辨析,方知乞者正是其妻赵景棠,夫妻、母子终得团圆。
经典唱段分析
“好一似青钢剑把人的心剜”:此唱段表达了朱春登对妻母去世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婶娘的愤怒。
“从军舍下亲骨肉”:此唱段描绘了朱春登从军时的无奈与对家人的思念。
蒲剧张庆奎与其他蒲剧艺术家的表演风格对比:
1. 唱腔风格:
张庆奎:张庆奎的唱腔以高亢激越、音域宽广、舒展大方著称,他在蒲剧慷慨激昂的基础上,注入了婉转柔和、婉转缠绵的成分,形成了独特的张派唱腔艺术。
王秀兰:王秀兰的唱腔则更为细腻婉转,她的嗓音眉宇到形体,比男旦占了先天优势,擅长表现闺门旦、花旦等角色,唱腔凄美婉转,舞姿繁复动人。
阎逢春:阎逢春的唱腔古朴苍劲,具有浓郁的蒲剧传统韵味,他的唱腔以复音、高亢激越为特点,常在唱腔中加入大幅度的音程跳跃,行腔陡峭,如叫天子直冲云霄。
2. 表演风格:
张庆奎:张庆奎的表演风格潇洒英武,擅长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创新的唱腔来刻画人物内心,他的表演既有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艺术元素,深受观众喜爱。
王秀兰:王秀兰的表演风格则以细腻、婉约见长,她擅长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表现女性角色时,她的表演充满了柔情和细腻。
阎逢春:阎逢春的表演风格夸张粗犷,擅长通过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在武打戏中,他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极具观赏性。
3. 代表剧目:
张庆奎:张庆奎的代表剧目包括《三家店》、《芦花》、《出棠邑》、《舍饭》等,他在这些剧目中的表演广为流传,成为经典。
王秀兰:王秀兰的代表剧目则包括《藏舟》、《烤火》、《杀狗》等,她的表演风格在这些剧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深受观众喜爱。
阎逢春:阎逢春的代表剧目包括《反徐州》、《出棠邑》、《杀驿》、《贩马》等,他的表演风格在这些剧目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